学伤寒背诵条文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背诵条文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这条写的有点问题的,他没有写脉象,按以前学的,发汗不解,还有恶寒的,如果脉浮,我们还得解表,还得继续发汗,只是可能从麻黄汤改成桂枝汤。这里直接就说是因为虚的原因了,跳跃度太大,和前文有冲突,如果照着这个条文用的话,发汗不解用这个还是可能用错的。也就是说,这里缺少一些必要的条件,不能指导用药,如果要解释,就要从方剂反推,那就变成方剂讲解了。这里没有用桂枝汤,直接冠上原因是“虚”,根据此方药物组成,再加上第29条学过的知识,他应该有脚挛急或者局部肌肉痛的症状,所以会用芍药甘草。然后这里的恶寒,主要是汗出伤阳,阳虚生寒产生的,所以加了附子,总结起来,这个病人他津液有损伤,血少,然后发汗又伤了阳气,本来还是个表寒,现在里面虚了,变成个里寒了。这人生病就这么奇怪,本来阴液亏损会生燥热的,这里就没有,这里还是个寒。本来我们就得按29条说的,先用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然后再用芍药甘草汤,这里直接合并了,可能是寒比较严重,干姜不用了,直接换成了附子升级版,也不分阶段治了,加在一起阴阳一起治,话说有这种治法,前面为什么还要拆分?这里需要存个疑点。反正这条是不能指导治疗的,临床上要用这个方,主要症状是“痛”,不管你哪痛,头痛腹痛关节肌肉痛,怕冷,然后脉象要沉,舌苔要白,舌体不重要,他得怕冷,如果怕热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后面条文会讲。……~图~~注~中医经典解读各有发挥,仅仅交流、不争斗。感谢每位热心分享交流的朋友。~谢~图文来自中医世家经方群姚总姚院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caoa.com/gcls/54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