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理中丸源于张仲景伤寒论里的经典方。最早是在伤寒论里用来治疗太阴病。
什么是太阴病?太阴指的就是脾土,脾土虚寒了,所以张仲景给他立了一个理中丸。理中丸要怎么吃?
理中丸要怎么吃呢?不是像我们现在说明书上讲,一次九克,一天三次,饭前温水送服。仲景说一次吃十丸,如梧桐子大,不知再加。加到什么程度呢,加到以以腹中热为度,吃到肚子里面有点发热了,这说明药就开始起效了。
如果按说明书,每天吃三顿,每顿吃十粒,这样有没有效呢?也有效,但是起效就慢了。所以张仲景在用理中丸的时候,就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这个理中丸,要吃到以腹中热为度,就是你吃十丸,不管事,那你吃15丸甚至20丸,一直吃到你觉得肚子里面有点发热的感觉,就管用了。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面,理中丸作为调脾胃升降的一个基础方,所有的脾胃的病,基本上都可以用理中丸打底,用它来加减。不论你是呕吐,腹泻,腹痛,消化不良啊,痢疾,反酸,各种各样的脾胃病都可以用理中丸。理中丸在临床上调理脾胃的作用的基本原理。
理中丸一共四味药
白术:健脾除湿
干姜:辛温散寒
人参、炙甘草:补中气
理中丸第一味药:人参
首先原方写的是人参,现在实际上用的是党参,人参要讲起来还是比较复杂,最早张仲景那时候用的人参,产自于山西上党地区,后世也把它叫党参,上党地区就是现在的山西长治市,吕梁山区那一带。
当时是没有现在的人参的,人参产于长白山,现在东北地区,我们现在当然有高铁,飞机,觉得不多远,当年汉朝时期那个时候是蛮荒之地。属于北方,那时候根本就信息不通的,他不可能把长白山的人参弄到中原地区来使用,所以那个时候说的人参,实际上就是当时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
现在上党地区基本上不产党参了,我们的党参都来自于甘肃,四川。甚至湖北,贵州。主要还是以甘肃为主,那一带的党参效果质量最好,西党也叫房党。那产在西甘肃岷县的叫岷党。甘肃纹县的,就叫纹党,纹党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产在四川的叫条党,山西也生产党参,叫潞党。东北也产党参啊,东北产党参叫东党,所以东党,西党,房党,纹党,各种各样的党参。参对补肠胃之气,是有比较好的效果,其中用红参的效果更好。
红参,补心气,回阳救逆,最好
党参,补脾胃之气,效果最好
西洋参,补肺气,肺是本性是凉的
西洋参的性是甘,偏凉性,属于清火的。肺主肃降。
所以不同的参啊,有不同的效果。它针对的作用的重点方向不一样。
理中丸第二味药:白术
白术:健脾祛湿。还有另一味药,也能够健脾燥湿,那就是苍术。
白术,主要祛湿健脾,祛湿的强度就没有苍术强,所以我们在用药的时候就要注意,如果是湿气重的,舌苔腻了,肚子胀的,那我们可以多用点苍术。
如果只是说大便烂,舌苔不是很厚腻,那就可以用白术。白术有个特别的之处,就是通便。大量的白术可以治便秘(通便),这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一点,临床上我们经常用。
那什么样的便秘可以用白术呢(注意,这里是用生白术),就是大便头干后软的,或者头干后烂的大便,特别是那种憋半天憋不出来,但是大便头一出来,后面就是稀烂的,是软的,这种便秘。现在这种便秘特别常见,所以说脾湿他不一定就是腹泻,它还会引起便秘。
白术以哪为好呢?
浙白术。讲的是浙江。他是浙八味之一(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元胡、玄参、笕麦冬、温郁金),主要产地是浙江东阳、磐安、新昌这一带。去年,我们是专门去过一趟浙江磐安、新昌考察过,现在这种产量浙白术的很低了,那边土地太贵,租金太贵,现在都到河南、安徽、山东那边,尤其是安徽,特别多。所以现在我们主流市场上的白术都是在安徽产、亳州一带,所以现在有亳白术,亳白勺这些品种。
从道地性来讲还是浙白术效果最好。但现在能按传统方法泡制浙白术的也非常少,我们去了几个县,当地农民都不愿意按传统方法来炮制,因为传统方法炮制,就像薰腊肉一样。下面用炭火,搭个炉子,上面给封起来,把新鲜的白术封在那个炉子上面烤,相当于北方的炕,把白术放在炕上面。要薰它,放火上面烤两到三天,而且晚上不能停火,得通宵的守在那里,那我们就派人在那守,去年是派人在这守了一个礼拜。所以白术的这种传统的加工方法现在基本都没人用了,因为太麻烦。
现在基本上是把白术拿来洗干,净切片,然后放在烘箱里面烘干的啊,所以他整个的外观都变了。用传统方法烘出来的白术上面的是有很多油点的,是有油的。按照现在这种工艺烘出来的白术,一看比较干,就像微波炉里面做出来的食物一样。所以白术它道地性,和传统的炮制对他的药效是有影响的。
有些同学问为什么我用生白术通便效果一般?那可能跟他炮制方法的关系就很大,他没有按照传统的方法来泡来进行炮制加工。
白术的品种,炮制方法,还有它跟苍术的作用都不一样,药效的强度都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用药开方的时候,首先把这个病给他搞清楚了,脾胃虚寒,用理中丸这个方。但是药用对了没有呢?药用对了,炮制方法加工方法不对,都可能都达不到这个效果。
理中丸第三味药:干姜
可能大家都觉得干姜很容易弄,随便在市场买点姜晒干就是了。大家可以晒一次试试,市场上买的那种姜,就是个头很大的。大棚里面种的菜姜。晒出来的这个干姜它外面的皮看是皱的,一捏,里面是空的。
要是用老姜,按传统地里面种的姜,晒出来是很硬,很饱满,把它掰断以后,那个辣味会呛鼻子。
更传统、更好的干姜在哪里呢?就在四川犍为县。靠近四川宜宾那一边。这个地方的这个干姜是最传统的道地的药材,这个干姜有什么特性呢?普通的干姜,纤维性很足,你把这个掰开啊,就有一层粉就掉下来了。
但是犍为县的干姜把他掰开,他的粉比较少,大部分都是丝。它的辣味就更持久,更强烈,而且它很饱满,硬度很高。很多同学觉得很简单,随便买点姜回来一晒,就成干姜,就用来做理中丸,吃下去却不管用,就有疑惑,「哎呀,这个什么经方啊,根本就没有效」
所以我们做中医的人啊,就是必须要懂中药,要知道道地药材的产地、产量,都是有限的,所以价格就不便宜。要看好病,我们就要找到真正的源头。
古中医理论才是中医理论的源头,道地药材才是我们手中真正的武器,这是缺一不可的。所以我们讲要回归古中医理论,回归道地药材才是源头。不单要从医理上回归,还要从道地药材炮制方法也要回归。这样才能取得一个好的临床效果。
理中丸第四味药:炙甘草
这味药就更常见了,我记得小时候都没有糖吃,都是到药铺里面弄一节炙甘草来当糖吃,炙甘草好的产地是在内蒙、甘肃一带,它在这里面主要的作用是补中气,补土,彭子益在圆运动里面讲第一味药就是炙甘草,它是第一个最重要的药啊。
甘草这个药他在张仲景的时代,他的「炙」并非是用现在的制法。他这个炮制方法的产生是近几百年的事。汉代的时候,那时候炙甘草就是草,就是把这个甘草用清水润一下,然后清炒,所以它那个「炙」跟现在这个加蜜,润透,再来炒是不同的,这个大家要知道。所以严格讲,你要去做真正的理中丸的时候,炙甘草只是用清水润一下来炒的,而不是用蜜制的甘草。
为什么呢?你想一想这个蜜,它是甜的,是腻的,甘,他是甜味,中医来讲甘能生湿,病人本来就是身体虚寒,湿气重,拉肚子,你再用炙甘草,虽然这样很微量,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还是用炒甘草,才比较合理,才比较合适。
生甘草,偏于解毒,炙甘草偏于健脾。蜜制甘草,主要在脾胃单纯的虚,或胃也比较燥,这时我们用蜜制甘草是可以的。因为炙甘草本身来讲,他用的应该是炒甘草。
甘草的质量也是五花八门的,跟他生长年限关系很大,太老了也不行,太嫩了也不行。产地主要还是在内蒙一带,其它地方种的比较少,所以品种问题不是很大,就不会像白术,人参,他产地变迁,改变了非常大,甘草的产地相对还是比较固定的,所以他总体上的原料质量问题不是很大。
以上四味药就是理中丸的组成和功效、产地,还有它的质量。给大家做了一个简单解释和梳理。
正
安
好
课
▼
好消息
陈长青老师亲授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即将在正安文化深圳开课
课程中将结合16方
学习《神农本草经》的药理、药性以及用药心法
老师介绍
陈长青老师
◆正安文化特邀讲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李可老中医亲传弟子
◆陈博士习医从医30余年,具有丰富的教学及临床经验。一直致力于回归、传承、创新古中医之研究。在古中医理论指导下,全面继承李可老中医经验,汲纳民间独特疗法,采用纯中医手段,治疗内、外、妇、儿、皮、肿瘤等各科疑难病、急危重症,疗效常常出乎意料。运用钱学森先生倡导的“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法”开展中医临床创新研究。开设“李可中医学堂”以传播古中医学思想。
开课日期
周末班:年11月30日、12月1日、2日
扫码咨询
(甘草老师)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课程详情环孢素胶囊白癜风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