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被非议,或被废止之音常不绝于耳,“废医存药”的观点也已经多次剑指中医。所以,如何弘扬中医药文化,担当起一份科学普及的责任,是极为迫切的事情。
名老中医时逸人先生早年在《复兴中医》杂志任主编,曾有一段名言:“西医说,中医可废,惟中药尚有用。此意实属任意诬蔑。譬如中国军队,抗战胜利以后,假外人评判,谓中国土兵不良,惟枪械尚属可用,应当重赏械,不必慰劳士兵。其立意与此相等,岂非笑谈!”
时先生这里将中药比作枪械,以中医使用中药,比作士兵使用枪械,岂不就是本文将中药视为枪械、弹药的理由和佐证吗?糟粕者弃之,精华者扬之。
若说兵器弹药,不能不提中药中的火硝,它就是火药的原料。在农村的猪圈、厕所的土墙上常常析出一些白色的蓬松霉状物中,里面就含有大量的火硝,硝酸钾含量有时高达75%,真可谓全民皆兵。
《医方考》介绍说:硝石矾石散,两药性均咸寒,咸能入肾,寒能胜热,故以二物主之。服药中再以大麦粥汤调和,目的在于防止二物损伤中州脾胃。医圣张仲景说证立方,精良妥当,大都如此,譬之选将练兵,知人善任,则万举万当,无不奏功。若用方不合其证,犹如出师无名;用药不知性者,则似将不知兵,其不丧师辱国者鲜少,遑论建功立业!
“用药如用兵”的理念,在中医方剂中的君、臣、佐、使组方结构中最能体现得出,有如孙子的军事思想。《素问》早就说过:“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说的是君药是药力居方中之首,药量较大,为方中治疗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臣药是辅助君、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者;佐药起协助、消除和减弱、相反相成于君、臣药的作用,分为佐助药、佐制药和反佐药;使药具有引领、调和方中诸药的作用,分为引经药和调和药。
以经方出处较多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统计,用甘草的方剂达余则,占总方半数之多。以下举甘草一例说明。
甘草,被推崇为药之帝师,位虽非君而为君所宗,有“国老”之称。李时珍在解释说:“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甘草就像一兵一卒,如处在归脾汤、甘草泻心汤方中,尊贵为君药;处在补中益气汤、小建中汤方中,则变成臣药;加入承气汤,却屈尊为佐药;放在沙参麦冬汤、调味承气汤中,更小到使药的位置。可是,在这些名方中,哪一个没有甘草能成事呢?恐其上者用其下,恐其下者使其上,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放在任何一个位置,都是不可替代的万金油和神枪手。李东垣总结说:“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
这么看来,用药何止是用兵,也是用将。全军君、臣、佐、使协同作战,出神入化,病苦便在药罐里被一一瓦解了。
?中药袋一:火硝直解
火硝,又称硝石、焰硝、钾硝石等。无色、白色或灰色结晶状,有玻璃光泽。可用于配制孔雀绿釉。还可用作五彩、粉彩的颜料。制造火药的原料之一。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加热到°C即分解放出氧。工业上是制造火柴、烟火药、黑火药、玻璃的原料和食品防腐剂等。在智利等地经开采,可直接制得硝酸钾。
苦,寒;有小毒。归肾、大肠、三焦经。
杀虫,消石,消痞瘤。
石淋;痞块、肿瘤;虫病;不消化症。
0.6~1.5g。
?中药袋一:甘草直解
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glabraL.的根及根茎。主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春、秋采挖,以秋采者为佳。除去须根,晒干,要厚片。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脾气虚证;咳喘;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热毒疮疡、咽喉肿痛及药物、食物中毒;调和药性。
煎服,1.5~9g。生用性微寒,可清热解毒;蜜炙药性微温,并可增强补益心脾之气和润肺止咳作用。
END本文由我刊原创发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商业转载请与我刊联系授权事宜。授权及商务合作请联系白癜风用什么药物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