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方剂中有九个加甘草,甘草究竟有什么作

医易同源

导语:甘草是常用又常见的一味药物,中医有一句话叫做“十方九草”,就是说十个药方有九个都会用到甘草。因为它尝起来甘甜,故称之为甘草。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竟然生长出了这样一味草药,实属难得。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山西朔州野生为主。

甘草被称为国老,国老是国家元老,能调和大臣之间的矛盾,同时因为年龄、资历、学识等,以备皇帝及时垂询。同样甘草可以调和诸药,健脾益气,以供人体使用。是相当恰当的一个比喻。甘草有生甘草与炙甘草之别,炙甘草以蜜制甘草,功效亦补为主。

在《伤寒论》中有生甘草一味药,组成的方剂,被仲景称为甘草汤,治疗少阴病咽喉疼痛。可见仲景认为生甘草是最佳的治疗热毒性咽喉疼痛的药材,配上桔梗疗效更佳。虽然甘草甜,但是它的甜却不是纯正的甜味,带着点药物的味道。

《神农本草经》载甘草能: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坚筋骨,是使筋骨坚硬;长肌肉,使肌肉生长;倍力,使力气增强,可见甘草补虚的作用已经被认识,甘草因为甘甜而入脾脏,甘能补虚,是入中焦的上好药物,益气健脾的佳品。《伤寒论》在栀子豉汤条文中,载有“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少气就是自觉力气不足,加上甘草以补虚,但是甘草要炙用,效果则以补虚为主。

此外《伤寒论》中有炙甘草汤、甘草泻心汤等均以炙甘草为主将,治疗多种虚损性疾病。炙甘草汤治疗伤寒后出现脉象结代,心动悸的阴阳两虚,津液不足。而甘草泻心汤则是治疗用了下法以后,病人出现下利不止,胃脘胀满的痞证,为脾胃虚损,不能运化水谷导致。

金元时期,有名医李东垣,以补脾胃为第一要义,后世称之为“补土派”,擅长使用甘草,认为甘草、黄芪、人参是健脾益气的三位主将。许多治疗脾胃虚损的方剂,都是以此三味药为主。

生甘草有解毒的功效。古代毒就是药的称呼,古人曾载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毒就是药材,以中药纠正人体的阴阳,因此要都有自己的偏性。甘草可以解药毒,比如四逆汤用大量生附子,就要以甘草制服生附子的毒性。同样生甘草可以解人体内产生的毒素,如疮痈肿毒,火毒等。同样人体被金刃所伤,也可以产生疮毒,甘草亦可以选用。

甘草可以调和药物之间的关系,比如寒性药物与热性药物混合使用的方剂,往往需要甘草来调和寒热的关系,比如黄连、黄芩与干姜同用的半夏泻心汤,需要用炙甘草来调和,使中药寒热的性质都不太过。这也是甘草的另一个作用,可以缓和药性,对于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果想让它缓慢发挥作用,需要甘草的配合,如干姜、附子、大黄等,力量刚猛,配伍甘草则刚性减缓。

甘草虽可以搭配众多的药物,但是亦有禁忌,中医的十八反其中有许多反甘草的药物。历代医家认为大戟、芫花、甘遂等,都与甘草相反,用之则可能加重药物的毒性,因此尽量避免这种配伍。比如张仲景用十枣汤,以甘遂、芫花、大戟逐水,一般应以甘草缓解三味药的毒性与峻猛之性,但是因为它们都与甘草相反,因此以大枣代甘草。

▍声明:

?以上内容来源网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试药。杨兆林院长预约就诊地点

郑州市经开区经开第八大街与经南二路交叉口向西米路北

,、

请提前数天联系

精彩回顾√·河南郑州杨兆林:医话、文章专辑√·杨兆林师承学员病案医易同源杨兆林院长经方临证实战系列零基础即可入门,简单实用,快速提升。线上线下系统学习,正确认识经方在基层常见病与疑难病实际运用,树立简单有效的中医诊断理念,实现即学即用,高效安全的活用经方!打造自身特色!课下答疑解惑教辅体系,让学员真正将所学用于实践!更有《经方学科》等你抢,经方临证快速入门和提高指导用书!购书后邀请到《经方学科》各群,杨老师定期开展经方交流!提升更便捷!

心动不如行动,快来一起提升吧!

孙老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caoa.com/gcgx/53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