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每日一味中药甘草

甘草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caglabraL.的干燥根和根茎。甘草生长于向阳干燥的钙质草原、河岸沙质上等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胀果甘草常生长于盐渍化土壤,产于内蒙古、甘肃和新疆。光果甘草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区域,北非、中亚细亚和西伯利亚亦有生长,中国新疆亦有分布,可生长于干早的盐碱性荒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植物形态

1.甘草多年生草本。根及根茎粗壮,具甜味。基木质化,有白色短毛和刺毛状腺体。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7.卵形或宽卵形,长2~5cm,宽1-3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两面均有短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花萼钟状,具5齿,外面有短毛和刺毛状腺体:花冠蓝紫色,旗瓣、龙骨瓣均有爪:2.体雄蕊,子房密被刺毛状腺体。英果条形,星镰刀状或环状弯曲,外面密生刺毛状腺体。种子4~8,肾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2.胀果甘草与甘草的区别为:奇数羽状复叶具小叶3~7,狭长卵形、长圆形至椭圆形,边缘微反卷,常明显为波卷状,无毛或几无毛。英果长圆形,短小,膨胀,无或略有凹窝,被微柔毛与少许不明显的腺瘤。种子小,1~4.

3.光果甘草与甘草的区别为:英果扁,狭长卵形,稍弯曲,无毛,有时具少许不明显的腺瘤。种子3~4。

●性状特征

1.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2.胀果甘草根和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3.光果甘草根和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性味归经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院腹、四肢孪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化学成分

皂苷类:甘草酸,甘草皂苷As.B2.C2等。黄酮类: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醇等。生物碱类:5.6.7.8-四氢-2,4-二甲基喹啉等。多糖类:glyrrizanUC等。其他:乌拉尔新苷,硒、钼等微量元素。

●含测指标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甘草苷(CuH2O,)不得少于F0.50%,甘草酸(CaHeOn)不得少于2.0%。

●药理作用

有抗消化道溃疡。解痉、促胰液分泌、保肝、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炎、抗病毒,抗菌、抗肿瘤、杭突变、解毒、抗氧化、镇咳祛痰、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用量用法

2~10g.

●使用注意

不宜与海藻。京大战。红大载、甘遂。芜花同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caoa.com/gcgx/53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