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没有中医治不好的病,只有不会治

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 https://news.360xh.com/202109/23/66346.html

看肝胆快二十多年,经常听到息肉治不好的言论,我不这么认为,中医治疗胆囊息肉就有很好的效果,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

回忆起一位患者,今年42岁,李先生在一家公司做程序员,经常下班之后和同事们夜宵啤酒缓解压力,后来在一次单位体检中,意外查出了胆囊息肉,大小为3×3mm,李先生通过线上找到了我。

辨证看诊后得知,患者口干口苦明显,右上腹疼痛,舌质暗红,舌苔白腻,偶尔恶心烦躁。

其实从中医养生角度来讲,脾胃受到损耗过多,影响了运化的功能,湿邪聚集于此,久而化火,瘀滞肝胆,最终形成胆囊息肉。

根据李先生的情况,以疏肝化瘀、软坚散结为主。温胆汤就非常适合,主要是由半夏、竹茹、枳实、黄芩、茯苓、甘草等药物组成。

患者服药一周后面色红润,精神状态转好,复诊也能开玩笑了,疼痛感减轻,口苦口干没有了。服药一个月后,痛感消失,消化系统恢复正常,饭后没有恶心感。增减药方继续服用一个多月,体检未见息肉,胆囊壁光滑。检查结果一出来,李先生就给我打了电话报喜,听到结果后又一次职业幸福感瞬间爆棚!

方解:

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用来改善患者脾胃不适导致的恶心呕吐、纳差腹胀、头痛眩晕。

竹茹——清热化痰,可以将身上的痰湿和热气一并驱除。缓解睡眠和口干口苦的问题。

枳实——主要用来破气消积,使脾胃和大肠的气机得到很好的运转,对于胆囊息肉也有一定辅助治疗的效果。

黄芩——主要用来清除湿热,以及除肺与大肠之火,解决胆囊息肉患者出现的烦热、口渴、腹胀、呕吐等症状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的功效,胆囊息肉患者服用后也可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甘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主要是辅助治疗息肉患者上腹疼痛的症状。

想要疾病不上门,就要保证规律的作息、合理的饮食,改掉抽烟喝酒的习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放松紧绷的神经,使身体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才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caoa.com/gcxw/136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