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头发的重要性,可能大多数人都感触不大,但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头发出现了问题,例如少年白、发质发黄、脱发等问题,你还会觉得无所谓吗?
身边有位朋友,不到40就换上了脱发,从戴帽子掩饰到决定理个光头,也就短短半年时间,理完发以后,虽然看不出脱发了,但一两个星期头发有稀稀疏疏长了些出来,还得继续进理发店。
记得刚刚出现脱发时,朋友很着急地到网上查询一下应怎么去治疗,看到上面说的最多是偏方、防脱洗发水。防脱洗发水如:霸王、生姜洗发水、索芙特等等,偏方如外用的生姜、侧柏叶,内服一些食疗粥。再有就是调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少熬夜,少吃辛辣油腻刺激食物,多吃含补肾、补铁、蛋白质、维生素、碘、矿物质高的食物。
针对网上说的这些方法,一共使用了将近有半年时间,头发数量还是在不断减少,发际线后移更严重了,头顶头发也明显看到头皮了——既然头发这么不爱朋友,那朋友也只能挥刀斩断三千丝绪了。半年后,果断理光头!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偏方没有任何效果?
从传统医学角度,我们先了解一下脱发与白发究竟是怎么回事!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血盛则发润,血亏则发枯”、“肝藏血”、“肾其华在发”,不难看出,头发的生长、脱落、润泽、枯槁,多与两方面有关:一是肝血不足,二是气血虚弱。其中,最关键的是肾气。
毛发稀疏肾气虚:
青壮年就毛发稀疏的人,多为肾气虚弱,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男性前额脱发或头顶脱发。这类人相对更容易疲劳、健忘,有些则性功能不好,有些过旺则发散过度。小孩头发稀疏萎黄,且伴有“五迟”现象(即坐、站、行、说话、牙齿发育迟缓),也说明先天肾气不足,而且消化不太好。头发枯黄、易断,说明气血不足,毛发缺乏营养。这类人通常容易没精神,睡眠也较差,属于常说的“身子虚”。
白发过多肝血不足:
白发多是由于进入中老年后,肝血不足、肾气虚衰所致,属正常生理发展规律,但若太严重,就可能是肝肾久损,气血大亏所致。值得一提的是,“少白头”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先天肾精不足;二是精神或情绪激动,血热偏盛;三是情绪抑郁,肝气郁滞,毛根失养,也会导致少年白发。
据传,明代权臣严嵩当时因忧思过度,造成早衰、白发、脱发,已经影响到了他的仕途。为此,深夜造访当年声名显赫的太医局提举(院长)曹蒲飒(时为鹤年堂东家),曹蒲飒结集全国名医从古方的基础上为严嵩炮制了一款《十全华发膏》,严服用后,身体渐健,黑发重生,精力旺盛最终达到其终年把持朝政的目的。
而《十全华发膏》的盛名远扬则是因为西太后慈禧。史料记载,慈禧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头发,最怕看见自己长白头发。身边侍候的太监宫女常因给她梳头时梳掉了头发而受到责罚。因而每到冬季,都会差人到鹤年堂制作膏滋保护头发。
从此《十全华发膏》的奇效也从宫中渐渐传于市井,成为清末遗老遗少不可或缺的养生必备。
神秘的《十全华发膏》,究竟是如何取悦明清两代的皇室权贵?年不传秘方,如今安在?
鹤年堂《十全华发膏》
即鹤年堂
主要原料:山药、龙眼肉、枸杞子、黑桑葚、茯苓、黑芝麻、甘草、冰糖、蜂蜜、乌鸡(密)
主要成分功效:
①山药:药性味甘、平,能健脾肺肾、益气养阴、固肾益精、益心安神,对伤筋损骨、骨质疏松、牙齿脱落、养颜有极高的疗效。《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健脾补益、滋精固肾、治诸百病,疗五劳七伤,润皮毛。
②龙眼肉:能壮阳益气,补脾胃。中老年人有保护血管、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
③枸杞子:性味甘、平,归肝、肺、肾经。有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延缓衰老、抗肝损伤、降血糖、抗疲劳、调整血压的作用。
④乌鸡:集药用、滋补、观赏于一体,为补虚养颜佳品。《本草纲目》认为乌骨鸡有补虚劳羸弱,治消渴,益产妇,治妇人崩中带下及一些虚损诸病的功用。
⑤黑芝麻:可补肝肾,滋五脏,益精血,润肠燥,适用于须发早白,病后脱发等症状。
主治功效:
肝肾阴虚引起的两目干涩,梦遗盗汗,腰腿酸痛,失眠盗汗,烦渴便秘,头发枯黄,发髻无光,白发脱发等。
传统中医对于药材的取用颇有讲究,内行人都知道这句谚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药王孙思邈更在一千多年前直接指出,不按时节采摘的中药材,有名无实,跟烂木头没有什么两样。
桑葚熟于春末夏初,这也是鹤年堂刚有上市的原因。而过了这个时节,再想熬制这样地道的膏方,功效也必将大打折扣。如果你有需要,小儿白癜风治疗方法白癜风终于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