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经方竹叶汤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的吗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竹叶汤为中药试剂,主治妊娠心惊胆怯,终日烦闷,口干唇燥,胸中热等。.....

淡竹叶、麦冬、黄芩、茯苓、人参

此手太阴少阴药也

(1)竹叶:清烦

药方介绍

竹叶汤(经产之剂)

总结:子烦

组成:淡竹叶、麦冬、黄芩、茯苓、人参

加减:如有痰者,加竹沥。

归经:此手太阴少阴药也。

方义:

(1)竹叶:清烦。

(2)黄芩:消热。

(3)麦冬:凉肺。

(4)茯苓:宁心。

(5)人参:补虚,妊娠心烦,固多虚也。

又附方:

(1)一方茯苓为君,无人参,有防风。

(2)一方无人参,有防风、知母。

竹叶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竹叶15克甘草茯苓人参各3克小麦15克生姜9克大枣14枚半夏9克麦门冬15克

上九味,哎咀。用水毫升,煮竹叶、小麦,取毫升,去滓,纳诸药更煎,取毫升,分二次温服o,

产后虚渴,少气力。

竹叶汤-《金匮要略》卷下

《金匮要略》卷下。

竹叶20克葛根9克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3克附子6克大枣5枚生姜15克

上十味,以水1升,煮取毫升,分二次温服。温覆使汗出。

温阳益气,疏风解表。

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

本方所治之证,属阳气不足,复感风邪所致。方中人参、附子温阳益气,竹叶、葛根轻清宜泄;桂枝、桔梗疏风解肌;甘草、生姜、大枣甘缓和中,调和营卫。配合同用,既可扶正,又可散邪。

竹叶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

防风(去叉)黄芩麦门冬(去心)各30克白茯苓40克

上药锉散。每服12克,用水毫升,加竹叶10余片,煎至毫升,去滓温服。

妊娠子烦,心惊胆怯,终日烦闷。

竹叶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

竹叶10克小麦18克知母石膏各9克黄芩麦门冬各6克人参4.5克生姜15克甘草栝楼根半夏各3克茯苓6克

上十二味,哎咀。用水1.2升,煮竹叶、小麦,取毫升,去滓,纳余药,煮取毫升,分二次月Eo

五心热,手足烦,口干唇燥,胸中热。

竹叶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竹叶(切)30克地骨皮生地黄(切)各15克栝楼根石膏各24克茯神(一作茯苓)萎蕤知母生姜各12克生麦门冬10克

上十味,哎咀。用水1.2升,下大枣10枚,煮取毫升,分二次服。

渴利虚热,引饮不止。

按: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八○补。

竹叶汤-《医心方》卷二十引《深师方》

生竹叶2两,甘草1两,黄芩1两,大黄1两,栀子10枚,茯苓1两,干地黄6分。

《医心方》卷二十引《深师方》。

上气。

以水5升,煮取2升1合,每服7合,日3次。

竹叶汤-《千金》卷五

竹叶(切)1升,小麦半升,甘草2两,黄芩2两,栝楼根2两,泽泻2两,茯苓2两,知母2两,白术2两,大黄2两,桂心2铢,生姜1两半,人参1两,麦门冬1两,半夏1两,当归18铢。

《千金》卷五。

5-6岁儿温壮,腹中急满,息不利,或有微肿,极羸,不下饮食,坚痞,手足逆冷。以水7升,煮小麦、竹叶,取4升,去滓,纳药煎取1升6合,分4服。

竹叶汤-《圣济总录》卷二十八

苦竹叶2两(切),小麦2两,石膏(碎)3两。

《圣济总录》卷二十八。

伤寒时气,发疮如豌豆,烦闷。

上为粗末。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竹叶汤-《三因》卷八

生干地黄5两,芍药4两,黄耆3两,茯苓3两,泽泻3两,甘草3两(炙),麦门冬(去心)3两。

《三因》卷八。

精实极,眼视不明,齿焦,发落,形衰,通身虚热,甚则胸痛,烦闷,泄精。

上锉散。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淡竹叶10片,煎7分,去滓,不拘时候服。

竹叶汤-《千金》卷九

竹叶2把,人参2两,甘草2两,半夏半升,石膏1斤,麦门冬1升,生姜4两。

《千金》卷九。

伤寒发汗后,表里虚烦,不可攻者。

以水1斗,煮取6升,去滓,纳粳米半升,米熟去之,每服1升,日3次。

亳州鑫绿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caoa.com/gcls/106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