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出现肝气郁结的现象,这很容易就会化火,导致肝火旺盛,但是泻肝火的药也没少吃,可就是不见效果,在《伤寒杂病论》有一句话就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意思就是说,肝脏出了问题一定会引起脾胃的病变,所以在调理肝脏的时候也一定要兼顾健脾和胃,这样才不会使肝脏的邪气伤害打脾胃。今天给大家接受3个中成药,一边疏解肝郁,一边强健脾胃,从根上补足!肝与脾之间的关系1.肝疏泄与脾运化的相互作用:肝脏主疏泄,可以调畅气机,协调脾胃升降,并排泄胆汁来促进脾胃运化功能。脾脏的运化功能正常,营养吸收良好,保证气血生成正常,使肝得到气血的营养,促使肝气正常,有利于肝脏疏泄功能的发挥;2.肝藏血与脾统血的相互协调:脾脏健运生成气血,并且脾有统血的功能,可防止血液逸出脉外。肝、脾两脏的相互协作,可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中医五行上,有肝木克脾土的关系,还有就是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所以肝有问题,就容易累及到胃。多数情况下出现的肝郁气滞,就容易出现肝郁犯胃,进而出现脾胃方面的问题。脾脏的运化功能异常,不能生成营养物质而营养肝脏,使肝脏的功能随之失常,导致肝脾同病。2个中成药1.香砂六君丸方组:包括木香、砂仁、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制)、生姜、大枣方解:党参味甘,性平,可益气健脾、补中养胃,为君药。白术甘温,补气健脾。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与白术相须为用,使君药益气补脾之力更著,为臣药。陈皮可理气和胃,木香行气调中止痛。砂仁行气醒脾,合则行气健脾、调中止痛。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此类药材共为佐药,甘草味甘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功效:益气健脾、和胃,主治脾虚气滞导致的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状。2.逍遥丸方组:柴胡、当归、炒白术、白芍、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方解: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三药配合,既可调达气机,又可养肝血、补肝阴,使得肝气得以疏通,肝血得补,气血调和。白术、茯苓、甘草补中调脾,使得脾胃健、气血旺,又配以煨姜温中散寒,以复脾之健运。加入少许薄荷为佐,助柴胡疏散条达。功效: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主治因肝郁脾虚所导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等症状。中医讲究辩证,以上中成药仅供参考,如有身体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