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老百姓俗称为脑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万人,死于脑卒中者万人,是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二大危险因素,存活的中风患者约有万人,其中大部分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水平,给其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且造成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因此脑中风的二级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得了中风应该怎么办呢?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一、其一是对本次脑梗塞所遗留功能障碍的处理,如果遗留有后遗症,比如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这些问题吃药是没有用的,要去做康复治疗,在医院时要做,出院后要在社区做康复治疗,尽最大努力改善功能障碍。
二、预防下一次发作,主要包括对危险因素的去除、饮食及锻炼等。
家庭养护
过度紧张的工作、沉重的生活压力、无规律的生活起居、天气因素以及突发事件等都可能成为诱发中风的因素。日常生活护理需安排一个舒适,安静,方便的休养环境,它可减轻久病者心身疲惫感,减少行动不便者的烦恼和沮丧。护士和家人与患者融洽相处、气氛和谐,并对患者多多进行开导是很好的心理支持。同时耐心细致地照料患者如洗漱,擦身,进食,饮水,使用便器,调整体位等,可减少患者挫折感,增加恢复生活能力的责任感。中风后遗症的护理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要注意做好对疾病的护理,帮助患者尽快的康复。
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
(1)做患者的知心朋友,因人制宜实施心理护理,解开患者心中的郁结。
(2)适时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能够正视现实,鼓起勇气,积极配合治疗,让患者明白通过治疗和锻炼后,身体可以逐渐康复。
(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病人自信心。常用解释、鼓励、安慰等方法,使病人情绪乐观,同时患者亲属要让患者感受亲情的温暖。
[饮食原则]
1.饮食注意“三低、二不、一多”,即饮食要低脂、低盐、低糖,不要吃得过饱、不要多饮酒,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高血压的产生与过量食盐摄入有关,而高血压又是中风的主要诱因之一。所以,盐量以满足生理需要为标准,一般成年人每天不超过6克即可。
2.适当食用豆类和菌藻类食物。豆类及其制品含蛋白质较多,有降胆固醇的作用。菌类食品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藻类内含的一些物质有抵制红细胞凝集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
[有益的食物]
1.富含镁的食物有小米、豆类、干辣椒、干蘑菇、冬菇、番茄、海带、紫菜、苹果、杨桃、桂圆、花生、核桃仁、芝麻酱等。其中,紫菜含镁量高居食物榜首,堪称预防中风的上乘佳品。
2.香蕉、柑橙、橘子、杏、桃及粗粮、豆类、蔬菜等均富含钾,经常食用这些食物自然可以预防中风。
3.常饮绿茶可以预防中风。
[应避免的食物]
1.避免含有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脂肪,牛、羊、猪肉,无鳞鱼,奶油,煎炸食物和快餐食品。
2.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和茶;少吃糖、加工精制的食品、白面粉产品;勿食甘草植物;少饮用软饮料。
3.限制维生素K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苜蓿、西兰花、蛋黄、动物肝脏、菠菜及深绿色蔬菜。
家庭护理要注意:
1、避免压疮,由于身体的某个部位受压迫过久,骨头突出处易发生压疮。
2、避免关节挛缩,患者肢体瘫痪后,若忽略了被动式的关节运动,时间一久就会产生关节僵硬、挛缩等并发症。
3、预防吸入性肺炎,脑中风病患者常伴有神经性吞咽异常,临床上,患者进食时易呛,从而有患吸人性肺炎的可能性。
康复训练需要注意:
1.让病人练习床上左右翻身,这是最基本的躯干功能训练之一。
2.在病人能独立坐稳后开始站位训练,患者能独自站稳后,让患者重心逐渐移向患腿,训练患腿的持重能力。
3.在患者能独立坐稳后开始作业治疗,内容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吃饭、个人卫生、穿衣、洗澡、做家务、参与工艺活动等。
中风不是不治之症,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中风,康复的患者也不少。所以,患者只要振作精神,坚定生活信念,主动与医生紧密配合,中风并不可怕。中风后,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尽量避免自寻烦恼,或卷入与自己无关的纠纷当中。排除杂念,保持乐观和豁达的性格,克服悲观失望的情绪。同时还应该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比如种种花草,看到花草蓬勃生长,可以领略大自然的生机。还可以多和朋友聊聊天,听听音乐,但要避免疲劳。起居调摄中风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局部组织受压过久,引起血液循环不畅,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软组织损伤,导致正气虚弱、气血运行不畅而生成褥疮。
医院康复科成人区健康
刘建东:
耿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