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识药甘草篇

甘草,和中益气,补虚解毒之药也。健脾胃,固中气之虚羸,协阴阳,和不调之营卫。故治劳损内伤,脾气虚弱,元阳不足,肺气衰虚,其甘温平补,效与参、芪并也。

——《本草汇言》甘草篇

甘草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一味中药了,甄权在《药性论》中载“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余种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主产于内蒙古、甘肃、陕西、新疆等地。通常在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国老、蜜甘、粉草、甜草、甜根子等。

其性平,味甘。

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和中缓急,止痛,润肺,解毒,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肺痰咳喘、心悸气短、四肢拘急疼痛、痈肿疮毒、药食中毒等。

大剂量久服可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浮肿;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菘菜、海藻同用;实证中满腹胀、水肿者忌服。古代文献载有甘草忌猪肉。

煎服,一次常用量1.5~10克。

野生甘草鉴别

甘草挑选一般以皮色偏红,质坚实,断面粉性强者,甜度高而带有苦味者为佳。

1、外观形态:野生甘草外皮苍老、粗糙,剖面偏黄,整体颜值低。家种甘草外皮鲜,剖面色淡,整体颜值高。

2、口感:这是最重要的鉴别点,包括原滋原味的前提下,家种甘草味很淡,没有回味;野生甘草味浓郁,甜到发苦,回味甘甜持久。

3、切片:野生甘草经过自然生长本身木化,切片厚度较家种甘草厚。

用家种甘草的汤药与用野生甘草的汤药在口感上差异较大,家种甘草的汤药甜味相对不足,用野生甘草的甜味占比相对较重,临床疗效也以野生甘草最佳。

炙甘草炮制

性平,味甘。

偏向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炮制方法:

甘草片每kg用炼蜜25kg。

1.炼蜜:蜜经加热沸腾后,继续加热,使水分大部分蒸发,温度约控制在-℃之间,其颜色变为浅红棕色,浮起的泡沫带有光泽,用手拈之有粘性,但两指离开时无白丝。

2.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淋入净甘草片或粉甘草片中拌匀,闷润,置炒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老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

甘草食疗方

甘麦大枣馒头

材料:大枣g,生甘草50g,面粉-0g。

做法:生甘草煮水去渣,和面,大枣g做枣泥,掺入面中,揉至表面光滑。盖布发酵,发酵后揉匀排掉气体,制成圆形面坯。蒸好后即可食用。

调理人群:

精神涣散,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少体瘦,唇舌色淡,脉细弱无力。

编辑声明

南山医舍不定期发布中医养生普及知识,所发布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亦不一定完全正确。如您有任何问题,欢迎“写留言”与编辑义工交流。如您认为图文内容有任何问题,请邮件联系:1223529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caoa.com/gcxw/4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