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拉丁名为RHIZOMACIMICIFUGAE,一种毛茛科植物中草药。呈不规则的长形块状,多分枝,呈结节状,长10~20cm,直径2~4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不平,有坚硬的细须根残留,上面有数个圆形空洞的茎基痕,洞内壁显网状沟纹;下面凹凸不平,具须根痕。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有裂隙,纤维性,黄绿色或淡黄白色。气微,味微苦而涩。升麻一药,主要有升举透发及清热解毒等功效。
功效与作用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1、升阳,发表,透疹,解毒。
2、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
3、升麻一药,主要有升举透发及清热解毒等功效。它的升举透发的功用与柴胡、葛根相近而力较强,配柴胡则用于升提,配葛根则用于透疹。至于它的清热解毒的作用颇佳,这是它的特点,配黄连、石膏可用治胃火齿痛,配黄芩、连翘、牛蒡子、板蓝根等可用治头面丹毒。常与柴胡、党参、黄芪等配伍,如补中益气汤。
升麻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升麻水提取物注射于动物有降压、抑制心肌、减慢心率的作用.兴安升麻能降低血压,加强心跳振幅而不影响其节律。
2、抗菌作用
在试管内升麻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其变种绿叶升麻CimicifugafoetidaL.var.simplexHuth.的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报告指出,升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乙型链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镇静、抗惊厥作用
升麻水提取物有镇静作用,在小白鼠实验中可以对抗樟脑或士的宁引起的惊厥.兴安升麻对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亦有镇静作用,其所含异阿魏酸可使动物运动迟缓、趋于镇静,毒性也较弱。
4、解热降温作用
兴安升麻提取物或异阿魏酸均可使大鼠正常体温下降,且对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所致大鼠发热有显著解热作用.升麻提取物、升麻甙对实验动物亦有降温作用。
升麻
5、对平滑肌的作用
升麻水提取物能抑制离体肠管与妊娠子宫,对膀胱和未孕子宫呈兴奋作用;兴安升麻能松弛小肠平滑肌;还能增强支气管及消化道的腺体分泌;对子宫有收缩作用.也有报告指出,呋喃色酮衍生物开林(Khellin)对平滑肌(膀胱、子宫等)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而呋喃色酮类是升麻属根茎的主要活性成分。
6、其他作用
升麻的甲醇提取物能有效地防止四氯化碳诱发的动物肝损伤。
升麻在炒炭前后均能显著缩短出血时间,亦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凝血时间,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实验表明:升麻提取物0.2g(生药)/ml,在体外能显著延长牛凝血酶凝集人体纤维蛋白原的时间,有较强的抗凝作用。
有报告指出:野升麻有性激素样作用,能使少年期发育不全和更年期的雌性大鼠建立性周期,也能使少年期雌性大鼠的卵巢重量增加和黄体数目增多.给雌性动物长期注射野升麻提取物,可使子宫重量增加。
禁忌
1、阴虚阳浮,喘满气逆及麻疹已透者禁服。
2、服用过量可产生头晕、震颤、四肢拘挛等证。
升麻
附方
1、治伤寒,温疫,风热壮热,头痛,肢体痛,疮疹已发未发:干葛(锉细)、升麻、芍药、甘草(锉,炙)各等分。上同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量大小与之,温服无时,(《阎氏小儿方论》升麻葛根汤)
2、治小儿痘、痧疹不明,发热头痛,伤风咳嗽,乳蛾痄腮:升麻五分,前胡八分,甘葛五分,黄芩一钱,栀子八分,炒牛蒡子一钱,甘草三分,桔梗五分,薄荷五分,川芎一钱。引用灯心煎服。(《滇南本草》升麻汤)
3、治天行发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疗,剧者数日必死,疗得差后,疮瘢紫暗,弥岁方灭,此恶毒之气也):水浓煮升麻,渍绵洗之。苦酒渍煮弥佳,但燥痛难忍。(《肘后方》)
4、治雷头风,头面疙瘩肿痛,憎寒壮热,状如伤寒:升麻、苍术各五钱,荷叶一枚。煎服。(《医方集解》清震汤,即《素问病机保命集》升麻汤)
5、治咽喉闭塞,津液不通:川升麻半两,马蓟子一分,白矾一分,马牙消一分,玄参一分。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楝子大。用薄绵裹,常含一丸咽津。(《圣惠方》升麻丸)
6、治喉痹作痛:升麻片含咽,或以半两煎服取吐。(《仁斋直指方》)
7、治阳毒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二两,当归一两,蜀椒(炒去汗)一两,甘草二两,鳖甲手指大一片(炙),雄黄半两(研)。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金匮要略》升麻鳖甲汤)
8、治口热生疮:升麻三十铢,黄连十八铢。上二味末之,绵裹含,咽汁。(《千金方》)
9、治牙龈肉绽有根,牙疳肿痛,牙动摇欲落,牙齿不长,牙黄口臭:羌活一两,草龙胆(酒洗)一两五钱,羊胫骨灰二两,升麻四两。上为细末,以纱罗子罗骨灰,作微尘末,和匀。卧时贴在牙龈上。(《兰室秘藏》牢牙散)
10、治胃热齿痛:升麻煎汤,热漱咽之。(《仁斋直指方》)
升麻
11、治噤痢:绿色升麻(醋炒)一钱,莲肉(去心,炒焦黄)三十枚,人参三钱。水一钟,煎半钟饮之,蜜和为丸更妙,每四钱一服,白汤吞。(《医学广笔记》)
12、治血崩:升麻五分,柴胡五分,川芎一钱,白芷一钱,荆芥穗六钱,当归六钱。水二碗,煎一碗,食远服,即止,多不过五、六服。(《墨宝斋集验方》)
13、治产后忍物不尽,或经-月、半岁,一岁:升麻三两。以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当吐下恶物,勿怪。(《千金方》)
14、治心有风热,生浸淫疮徧体:升麻、大黄(锉,微炒)、黄芩(去黑心)、枳实(去瓤,麸炒令黄)、芍药各一两,甘草(炙)、当归(切,焙)各半两。粗捣筛,每服五钱匕,用水一盏半,入灯心一握,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晚食前服。(《圣济总录》升麻汤)
15、治卒毒肿起,急痛:升麻苦酒磨敷上良。(《补缺肘后方》)
16、治痈疽始作,坚硬,皮色紫亦,恶寒壮热,一、二日未成脓者:升麻、连翘、大黄(锉,炒)、生地黄(切,焙)、木香各一两,白鼓、玄参各三分。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入芒硝末半钱匕,去滓,空心温服,取利为度,未利再服。(《圣济总录》升麻汤)
17、治肺痈吐脓血,作臭气,胸乳间皆痛:川升麻、桔梗(炒)、薏苡仁、地榆、子芩(刮去皮)、牡丹皮、白芍药各半两,甘草三分,上锉粗末,每服一两,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日二、三服。(《本事方》升麻汤)
18、治热痹瘙痒:升麻煎汤饮,并洗之。(《千金方》)
L-19%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