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有五功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

每到秋季,随着气候变得干燥且多风,许多人会在不同程度上感受到口腔、鼻腔、皮肤等部位的干燥,甚至出现口干舌燥、干咳少痰、咽喉干痛、容易流鼻血、疲倦乏力以及大便干结等症状,这些都被人们称为“秋燥”。

尽管秋季干燥不算严重的问题,但它却会引发多种不适,让人情绪变得易怒焦虑,甚至可能因此影响到身心健康。

为了减少秋季干燥对身体的影响,除了日常生活中需做好防风保暖、按时休息和避免过度劳累等防护措施外,还应积极进行适度的户外锻炼,以增强体质,提升适应环境的能力。特别是在饮食方面,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可以适量多食用一些具有润燥效果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梨、百合、银耳、芝麻、菠菜、藕等,尤其建议多摄入一些蜂蜜。

蜂蜜的药用与食用价值

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集的蜜腺分泌液,在蜂巢中经过充分酿造后形成的,具有丰富营养的药食两用产品。

在秋天,适量食用一些蜂蜜,可以起到润燥解毒的作用,减轻秋燥对身体带来的伤害。

#蜂蜜的医疗功效

《蜂蜜》被列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

味甘,性平,归肺经、脾经及大肠经。

具有补中益气、润燥止痛、解毒的功效;外用可促进生肌敛疮。适用于治疗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并可解乌头类药毒;外敷可用于疮疡不愈合以及水火烫伤的治疗。

每次15至30克。

请放置于阴凉的地方。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蜂蜜具有五种功效:“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

蜂蜜生用时性凉,能清热;熟用时性温,能补中。因其甘甜平和,能解毒;柔润滋泽,能润燥;作用缓和,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蜂蜜调和百药,与甘草有相同的功效。

现代医学表明,蜂蜜具备多种功效,如促进消化吸收、增强食欲、镇静助眠、强健身体、提升智力、增加血红蛋白、改善心肌功能,以及对口腔进行杀菌消毒等。

#蜂蜜的营养成分与价值

蜂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高达70%。由于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无需经过消化即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

葡萄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B、C、D,以及钙、磷、铁、钾、镁、铜、铬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还有抗菌素类物质。葡萄中的氨基酸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数量众多,某些品种中的氨基酸种类竟多达18种。

蜂蜜中富含多种酶类,如淀粉酶、脂肪酶、蔗糖转化酶等,是天然食物中酶含量最为丰富的一种。

古代医学家对蜂蜜的运用

张仲景擅长灵活运用蜂蜜。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中记载的麻子仁丸,使用白蜜制成药丸,因其质地柔润、液体多且性滑,具备润燥滑肠、通便的功效,能以润下缓行的方法治疗因燥热伤津引起的便秘。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中的乌头汤使用白蜜作为配伍药材,以中和乌头的毒性,同时保持其药效,从而达到祛除邪气而不损正气的效果。白蜜还能够延长乌头的药效,治疗由于寒湿邪气滞留在关节中,阻碍气血流通所引起的关节强痛并限制关节屈伸的严重症状。

蜂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酒醒酒

在饮酒前服用50克蜂蜜,或者吃几块涂有蜂蜜的饼干、面包等,亦或在饮酒后喝一杯蜂蜜水,都能够帮助迅速解酒,并有效缓解酒后的头痛症状。

减轻疲劳感

当你感到疲惫时,饮用一杯蜂蜜水可以迅速为身体补充热量和恢复体力。

去除食积

蜂蜜能够促进胃酸的正常分泌,并且有助于增强肠道蠕动。每天早晚空腹服用25克蜂蜜,可以显著缩短排便的时间。

促进安神,助力睡眠

蜂蜜中的镁、磷、钙、葡萄糖和维生素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神经紧张。每天晚上睡前吃一勺蜂蜜,有助于改善睡眠。

焕发美丽容颜

蜂蜜不仅能够为皮肤提供营养,增强其弹性,还可以有效杀灭或抑制皮肤表面的细菌。同时,它还能减轻皮肤色素沉着,促进上皮组织的再生。

蜂蜜的适宜与禁忌人群及食用注意事项

适用人群:

1、适用于便秘、肠道不适及内分泌失调的人群。

2、免疫力较弱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

不适合的人群:

1、适用于1至3岁儿童、糖尿病患者、脾虚引起的腹泻以及湿气阻滞中焦导致的脘腹胀满、舌苔厚腻者。

2.东南地区湿气较重,过多食用蜂蜜易导致湿热积聚,损伤脾脏。

食用须知:

●每日蜂蜜的摄入量应保持在20至30克之间,通常不宜超过50克。

蜂蜜不应与豆浆混合饮用。豆浆味道甘甜或咸鲜,性质寒凉,具有清热作用,若与蜂蜜一同食用,容易引发腹泻。此外,豆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蜂蜜则含有一定量的有机酸,当两者混合时,蛋白质与有机酸结合会形成变性沉淀,从而降低其营养价值,且难以被人体吸收。

●蜂蜜不宜与葱、韭菜、洋葱、鲫鱼等食材同食,否则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尤其对于肠胃虚弱、易腹泻或糖尿病患者,更应避免食用,以免加重症状或影响病情。

●蜂蜜不宜用沸水冲泡,也不适合煎煮,最理想的方式是用不超过40℃的温开水或凉开水进行稀释。这样不仅能保留蜂蜜天然的色、香、味,还能有效保护其营养成分,使其保健功效得以充分发挥。

●蜂蜜属于弱酸性液体,建议储存在非金属容器中(如玻璃瓶等)。最好将其置于干燥、清洁、避光且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以5~10℃为宜),以避免串味、吸湿、发酵和污染等情况的发生。

●肝病患者应格外注意,乙肝患者可以适量食用蜂蜜,但肝硬化患者则不宜食用,以免加重肝脏纤维化的风险。

用于防治秋燥的蜂蜜药食同源方剂

最简单的食用蜂蜜方法是将其冲水饮用:取两勺蜂蜜,加入一杯温开水,搅拌均匀即可饮用。这样不仅能快速补充能量,还能有效缓解秋季的疲倦感,尤其是在运动后饮用蜂蜜水,有助于消除疲劳。

另外,还有以下这些食疗方案:

蜂蜜胡萝卜汁

取白萝卜克,洗净后去皮切碎,将其包入洁净的纱布中榨取汁液。每次取60毫升的萝卜汁,加入一匙蜂蜜搅拌均匀后吞服,每天三次,连服3至5天。此法对大便干结,尤其是便秘情况有显著的疗效。

银花蜜饮

取30克金银花,加两碗水煎煮至剩一碗,去渣留汁,加入20克蜂蜜,搅匀后分早晚两次服用。此方可用于治疗流感、咽炎及便秘等症。

蜜梨雪汤

将雪梨连皮洗净后切片,放入锅中,加入水后用大火煮至梨片变软。关火后,待梨汤冷却,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即可食用雪梨并饮用汤汁。

蜂蜜雪梨汤是传统的止咳食疗方,广泛应用于民间。雪梨味道甘甜微酸,具有润肺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将蜂蜜与雪梨搭配,可以更有效地润肺止咳。

有些人反映食用后效果不显著,实际上是因为没有正确使用。燥咳分为温燥和凉燥,而蜂蜜雪梨汤只适用于温燥型患者。温燥的主要症状包括干咳少痰或咳痰不多且黏稠不易咳出,可能还伴有嘴唇干燥、咽喉干涩、心烦口渴等表现,舌质偏红,苔少或无苔。

不同蜜源的蜂蜜有哪些不同之处?

根据蜜源植物的不同,蜂蜜可以分为单花蜜和杂花蜜。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杂花蜜相对更具优势。通常,蜂蜜的性味较为平和,但由于蜜源植物的多样性,蜂蜜的性质及其功效也会有所不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蜂蜜类型包括:

百花蜜:源自百花的精华,蕴含蜂蜜的清热解毒与补益功效,是一种经典的传统蜂蜜品种。

油菜蜜味甘性温,具备清热润燥的功效,常被用于治疗肝胆类疾病以及疔疮、热疖等症状。

槐花蜜味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尤其适合因大肠燥热引起的痔疮出血者食用。此外,它还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建议经过加工熟用。

枸杞蜜性平,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作用,适宜肝肾阴虚者食用,建议生用。

龙眼蜜性温,具有补血安神、健脾养心的功效,特别适合心脾血虚的人群食用。建议经过加热后使用。

枇杷蜜性寒,能够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特别适合燥热引起的咳嗽者使用。建议以生用为佳。

荔枝蜜性温,具有补脾益肝、调和中气、缓解疼痛的功效,适合体质虚寒的人群服用。建议加热后食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caoa.com/gcly/13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