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802/4439519.html封面
一、当年学习中医时,对方剂学很不自信,药味组成记不全,功用、主治也常混淆。后来,自己编歌自己背,免强过了考试关。最近,在新冠疫情面前,中医药又有了新的使命,便想把它们整理出来,与杏林学子分享,也算为中医药事业掬一捧泥土。由于根基不实,水平有限,不能尽如人意,如果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丝收获,将是我最大的幸福,否则,浪费了他人的时间,将是我的罪过。
二、本书共编辑方歌首,包含个方剂。所选者,多数是《方剂学》中的方剂,也按方剂学的分类方法,分成二十一章,以便于读者查阅。其中分正方和附方,正方单独成篇,有方有歌,有用法有备注;附方没有独立成篇,没有独立方歌,没有用法,没有备注。正方又分重点与非重点,重点方方名用彩色字体,非重点方方名用黑色字体。
三、多数方歌采用七言四句形式,少数是七言六句。歌中既包括药物的组成,也包括用法中的酒、醋、姜、枣等“药引子”。这样编写,一方面,便于初学者更多地了解和使用该方,同时,也会给读者带来一些困惑,例如,六君子汤由六味药组成,煎药时加姜三片、枣二枚,方歌中就有八味药。这一点,需要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能死记硬背。
六君子汤截图方歌中的药物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是本套方歌的最大特点,或者虽未按序,也必以文字明示,如麻杏甘石汤。
麻杏石甘汤其中,有些方歌为了顺口,不得不放弃佐、使药的顺序。只要字数允许,方歌中尽力涵盖功用、主治。为了压缩字数,药名多数简化成一两个字;功用、主治也不能以原文出现,一是受字数限制,无法录全;二是为了避免重复,在功用、主治之间,选其一,而能知其二;三是为了顺口,不得不变。
四、方歌下面列出方剂的组成、用法、备注,这些都是对方歌的注释、说明,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方歌中的字句。
1、组成。方中药物,都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药物用量,只注明原著中的用量,现代用量,请参阅《方剂学》。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甘草、生姜、大枣、粳米、酒、醋、蜜、煎药水等,在多数方剂中都用为佐、使,很少用为君、臣。为了让方歌灵动,不死板,把它们当成“自由人”使用,即便它们出现在君、臣位置,也不代表它是方中的君药、臣药。有一些特殊方剂,应特别记忆,例如:甘草在炙甘草汤、补中益气汤、甘麦大枣汤、人参蛤蚧散中是臣药;生姜在吴茱萸汤、《金匮》橘皮竹茹汤、越婢汤中是臣药;蜂蜜在琼玉膏里是臣药。
补中益气汤2、用法。只列原著中的用法,现代用法,请参阅《方剂学》。
3、备注。首先,简述该方的主治、病机、治法。其中的治法,与该方的功用相同,为了使段落紧凑,不再单列功用。其次,对方义进行简单的分析,以示君、臣、佐、使。有证可查的,尽力查证,无证可考的,按作者一己之见,尽量体现出君、臣、佐、使的真面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还望读者包涵。需要指出的是:学方剂不能回避“药引子”,它不是“方外之物”,只是药店不售,在方剂中起次要作用的药物,包括,但不等于引经药,还有调和药、矫味药,更有增强疗效的药物,所以,药引子在方剂中不单是使药,有时也是佐药,甚至某些方剂的君药、臣药,也可以看作是药店不售的“药引子”。再次,为了更好地理解方义,在个别备注中,选录几句方论;或录用部分经方原文,希望借此引导读者学经方、爱经方、用经方。最后,对方歌中的个别字词作适当解释。
方剂的证治机理、方义分析、临床运用,以及方剂的鉴别等等精妙处,必须到《方剂学》教材中去研读,本书无法替代,切勿舍本逐末。
五、连接方剂功用的连词,多数用“又”或“能”字,个别使用“和”字的,均是“和中”、“和胃”、“和营”、“和血”之意。
甘麦大枣汤六、本书所列方歌,只适合初入杏林,尚未背诵过其它方歌的学子,若能参照《方剂学》原著,认真品味,定能成为学习的有力助手。如果有幸被哪位前辈翻阅,只当儿戏,且莫深究。
雕虫之技,漏洞百出,还望读者诸君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