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书医话中药治病的秘密身在中医连

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好 http://www.victroncapital.com/

中药治病的秘密

——现代研究的困惑

尽管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是一个热门话题。血糖异常升高是糖尿病一个重要的临床指征,过去有许多的研究报道发现,白虎加人参汤(组成:石膏、知母、人参、粳米、甘草)治疗糖尿病有显著疗效。为了“证明”这一点,日本科学家用白虎加人参汤给患糖尿病的动物口服,结果发现有很好的降血糖效果。于是对方中的药物逐一进行研究,开始时认为,粳米是碳水化合物,甘草带有甜味,石膏不溶于水,所以,先对知母和人参单独进行研究,发现这两个药有轻微的降血糖效果。于是他们想,整个方子的降血糖作用可能是知母和人参合用的结果,事实是这两个药合用之后,发现并不能提高降血糖的作用。然后他们就调整知母和人参之间的剂量比例,发现把人参、知母剂量加大之后,降糖作用不仅不提高反而下降了。把知母和人参两个药放在一起,加入石膏,发现降血糖作用提高了,再分别加入粳米、甘草后,降糖作用又进一步提高。更令人惊奇的是,按原方的剂量比例配伍,降糖的效果最佳。日本科学家至今也想不出年前张仲景是用什么方法找到了这样最佳的组合和剂量比例。

又如年,石家庄一带流行乙脑,用西药治疗均不奏效。石家庄老中医郭可明先生提出用白虎汤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并向全国推广。当时苏联专家不相信,因为石膏不溶于水,且实验证明其没有退热或抗病毒作用,知母、粳米、甘草同样没有退热和抗病毒作用,但是临床实践证明使用中药之后,重症病人的治疗死亡率、中枢神经损伤严重后遗症发生率,均大大低于西医治疗的水平。年,北京又有乙脑流行,医务人员一看是乙脑,立刻就想到用白虎汤,但效果并不理想。此事得到周恩来总理高度重视,请来了四川名医蒲辅周亲临现场指导,蒲老认为:石家庄与北京的乙脑虽同在暑季,但年石家庄久晴无雨,燥火当令,阳明内热,属暑温,用白虎汤清热泻火,当然有效;而年北京雨水较多,天气湿热,多兼有湿邪,属湿温。如果不加辨别,而沿用清凉苦寒药物,就会出现湿遏热伏,不仅高烧不退,反会加重病情。于是改用通阳利湿法,采用宣解湿热和芳香化浊的药物,效果立竿见影,不少危重病人转危为安,乙脑很快又平息了。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妨想一想,白虎汤没有抗病毒的有效成分,为什么能治疗乙脑呢?反之,假设白虎汤能够抗乙脑病毒,为什么第二年在北京地区无效呢?所以,简单地通过每味中药的有效成分来研究方剂的方法,已经过许多实践证明是不可行的,但是,这样的研究思路却始终为一部分人所追捧。当然以西医的角度看,从天然药物中提取一些有效成分进行研究是现代药物开发的趋势之一,但这与中医、中药研究是两回事。有的专家指出:“这是研究中药,不是中药研究。”因为用这种方法可能会发现一些像黄连素、青蒿素一样的新药,却永远出不了像白虎汤、桂枝汤这样的名方。

中医现代人不一定能理解,用寻找有效成分的方法研究中药究竟错在哪里?近来有人将中医的处方中每味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组成一个药方进行研究,例如:有人研究半夏泻心汤,不是按原方的配伍进行研究,而是将方中半夏、黄连、黄芩等的有效成分拿来组成一个处方进行研究;也有人通过中药含药血清的离体实验进行研究。这样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准确,比较符合现代科学实验的规范,初看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细想来这种方法组成的“方”与真正中医的处方到底是不是一样,不言而喻。

在中药的使用方面,中医还十分讲究药物的煎服法,包括火候、先煎、后入、服药等。清代名医徐大椿曾记载一医案,说的是曾经诊治一痰热壅盛兼脾肺气虚的喘嗽患者,他开了一副清热化痰的中药,嘱患者先将药煎好之后,服药的同时嚼一小块人参,果然药到病除。过了一段时间患者病情复发,恰逢徐大椿外出,只好请另一医生就诊。这位医生诊过之后,认为徐大椿原来开的方仍然对证,建议服原方,只是觉得人参嚼服不符常规,于是要求将参切片与药同煎。结果服后喘嗽更甚,病情加重。正好徐大椿回来,一看辨证无误,还是原方按第一次的方法服用,结果喘嗽立平。患者觉得好奇,请教徐大椿为什么同证、同方,不同服法效果迥异。

徐大椿说,气虚为本,痰热为标,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人参嚼服吸收比较慢,汤药取效较快,首先清痰热,然后补气故能获得良效;如果人参与药同煎因“气有余便是火”,痰热未清同时补气而致痰火愈盛。所以中药的煎服法是很重要的。

文章来源:国医博士团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caoa.com/gcls/11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