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本草ldquo甘草r

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m/mipso_9192457.html

#甘草#

甘草,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主产于内蒙古、甘肃、黑龙江。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切厚片,生用或蜜炙用。

甘草有很多别名,美草、蜜甘、蜜草、粉草、甜草等,都与甘草的性状有关。但甘草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别名—“国老”。这个别名的来源要从南朝说起。南朝有一个名医叫陶弘景,他是著名的医药家、道教学家、文学家。他早年为官,36岁时辞官入茅山隐居。其间,他不时收到梁武帝派人传来的国家时事动态,在山中为朝廷出谋划策,被人称为“山中宰相”。同时,他还编撰书稿,写炼丹笔记,也经常为人治病。

陶弘景开的药方中都有甘草,有病人问甘草是不是能医百病。陶弘景笑道:“甘草甘平补益,又能缓能急,对一些性情猛烈的药物,可监之、制之、敛之、促之;在不同的药方中,可为君为臣,可为佐为使,能调和众药,使它们更好地发挥药效。在药的王国里,甘草是国之药老。”从此,人们就把甘草称作“国老”了。

功效

味甘性平,归心、脾、肺、胃经。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应用

1、脾胃虚弱,倦怠乏力。

2、心气不足,心悸气短,脉结代

3、痈肿疮毒,咽喉肿痛

4、咳嗽痰多

5、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6、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西医诊断:慢性胃肠炎、胃痉挛、心律失常属于脾气虚弱证者,气管炎属于肺气虚弱证者,急性咽炎慢性咽炎、食物中毒属于热毒壅盛证者。

用法用量

1、内服:煎汤,2-6g,调和诸药用量宜小,作为主药用量宜稍大,可用10g左右;用于中毒抢救,可用30-60g。

2、外用:适量,煎水洗、渍;或研末敷。

3、凡入补益药中宜炙用,入清泻药中宜生用。

用药禁忌

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所以不能同用。

不良反应

1、甘草大量服用或小量长期给予中毒时出现水钠潴留、浮肿、高血压、四肢无力、痉挛性麻木及低血钾症等症状。

2、预防的主要措施为应避免大量服用或长期用药,若必须大量久服时,为预防或减轻滞钠排钾及浮肿等副反应,可配适量的泽泻、茯苓等利水渗湿药,并低盐饮食。

若在服用期间岀现浮肿、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减少用量或递减停用。若中毒时,一般不需治疗,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或采取低糖、低盐、髙蛋白饮食及加服氯化钾等措施,其他可对症治疗。

注意事项

1、甘草味甘,能助湿壅气、令人中满,故湿盛而胸腹胀满及呕吐者忌服。

2、长期大量服用本品,可岀现浮肿、血压升高、钠潴留血钾降低、四肢无力、痉挛麻木、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故不宜大量服用。

3、各种水肿、肾病、高血压、低血钾,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均宜慎用。

日常用法

甘草绿豆煲米饭:

功效: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祛暑除烦。

原材料:生甘草30g,绿豆10g,大米g。

做法:把生甘草切片,绿豆大米淘洗干净。把大米、生甘草、绿豆同放锅内,像正常煲饭一样,加水煲熟即成。

用法:每日2次。早、晚当主食食用。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本草中国

点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caoa.com/gcls/10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