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冬至,如果把一年比做一天的话,冬至相当于深夜12点,是最黑、最冷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至暗时刻”,所以这一天的养生都是围绕阳气进行的。
从中医经典方话冬至养生
养阳不等于大力温阳
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既然冬至是全年最冷、阳气最弱的一天,那就要赶快温补阳气。
事实恰恰相反,冬至过度温阳会惊动甚至耗散阳气,只会更伤身。关于冬至如何养阳,我们可以从一个中医经典方中得到一些提示,这个经典方就是《伤寒论》中的“四逆汤”。
“四逆汤”由附子、干姜、甘草组方而成,治疗的是阳气虚极,四末不温,腹泻清冷不止,可以说是阳气虚极时的救命药。附子、干姜都是温阳的药物,只有甘草性味甘平。很多人觉得甘草在方剂中就是个“配角”,用来调和药性,减少附子毒性的。
▲甘草
如果你这样理解,那就太误会经典了,在“四逆汤”这样温阳重剂中,甘草其实是“主角”,附子干姜才是“配角”。但为什么阳气这么虚,却用和缓的甘草做君药呢?
这是因为张仲景担心阳气虚极时,附子这类辛温发散的药,虽然能温阳,但会使本就不足的阳气更虚,而用甘草做君药,既保证附子、干姜温热之力持续久长,又不至于在温阳时出现燥热的问题,所以“四逆汤”中的甘草用量是最多的,其后才是附子和干姜。
从“四逆汤”这个中医经典方,我们可以看出:冬至保护阳气不等于过度温补,更不能大力峻补!附子、人参之类的温阳药,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对虚寒有缓解,但如果无节制的过用,或是在用药时没有补阴药托底,就是在“犯竭泽而渔”的错误。
大力温阳或伤身
冬至养生,补阴先行
中医虽然看中冬至补养,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讲究,但在“冬至”前后的补益,也仍旧遵循“秋冬养阴”的主旨。即便是阳虚之人,如果需要温补,也要在补阴的基础上以补阴药物开路,同时选择和缓的补阳之品。
我之前多次比喻过,人活着犹如一只燃烧的蜡烛,蜡烛是阴,火苗是阳。冬天阳气弱,火苗相对较小,要想蜡烛燃烧的旺盛和持久,不能单纯地去挑亮火苗,因为决定火苗的是蜡烛的体量和质地。
如果蜡烛足够粗壮且质地耐烧,就算不去刻意挑亮火苗,蜡烛燃烧的也足够旺盛和持久。相反,不补充蜡烛而只挑亮火苗,蜡烛很快就会燃烧殆尽,相当于“四逆汤”去掉了甘草,突然激增的阳气会加速身体代谢,某种程度上无异于饮鸩止渴,所以冬至进补仍旧是补阴先行,在补阴的基础上温阳。
具体来说,温阳的药物用肉桂就比用附子更安全,它们虽然同是温热药,但附子发散力量太大,容易耗散自身阳气;如果确实虚寒严重,需要用人参、干姜,最好配上阿胶枸杞,前者挑火苗,后者补蜡烛。
如果不是虚寒到“四末不温,泻利清谷”的程度,用六味地黄丸、阿胶这类补阴的药物使蜡烛增量来旺盛火苗,反而更安全。这就是间接补阳的效果,也是中医“秋冬养阴”的目的所在。
END
滋阴养血,轻松调阴阳
1味膏滋,含阿胶、黄精、枸杞等6种食材,有滋阴补血,乌发润发,美容养颜之效;男女适用,每日皆可服用。↓↓点击图片快速购买↓↓
策划编辑:十五子
图片来自网络,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有健康疑问,可点击这里向我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养生好物!
有用请给我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