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相如老师学习伤寒论40年经历和感悟

我是肖相如,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怎么才能学好《伤寒论》,我先跟大家分享我学《伤寒论》的经历。

备考伤寒专业研究生

我是年考到湖北中医学院伤寒论专业的研究生,我的导师是湖北中医学院的李培生先生和梅国强先生。

我们湖北中医学院最早是年开始招中医研究生,那时候主要的专业就是伤寒和内经。因为刚开始招研究生,一是专业很少,二是招的名额也很少。84年,我考研究生的那一年,湖北中医学院的伤寒专业招2名研究生,那一年有两百多人报考。而且那一年湖北中医学院78级的还有一位学生,他是在中南五省的联考中,伤寒论得了满分。湖北中医学院给他的承诺是,如果你报考湖北中医学院的伤寒论专业的研究生,你的专业是免试的。大家想一想,如果他要是报考的话,我们就只有1个名额了,后来,这个同学就真的是报考了,我们那个时候这种形势是多么的严峻。那我准备考《伤寒论》的研究生,我怎么准备的呢?在这之前,也就是有三年的时间,我每天主要的任务就是背伤寒论。每天早上一般都是五点多钟起床,先去跑步,跑完步以后,就是背伤寒论,早上必须要背,然后有时间那就背。背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这个伤寒论,你随便说哪一条那就可以背出来,也可以倒着背,也可以横着背。总之,就是你要把它背的很熟,大家以后可以去试啊。如果你的原文没有背熟之前,你是很难入门的。因为说原文你不知道在哪里,也不知道这条原文是什么。一旦你的伤寒论的原文背熟了以后,你就会觉得你已经产生了一次飞越了。就是我们在讲伤寒论的时候,第一,你知道这条原文是什么,你知道这条原文在说什么。这个时候,你的理解就会要容易的多,所以背伤寒论是必须的啊。因此,我在上研究生之前,就是自己背伤寒论,背了三年的时间。除了背伤寒论,我们还要去理解,背是基本功。理解怎么去理解呢?就是将伤寒论里面的主要的方、证、药进行归纳整理。比如说,伤寒论里面的小便不利有多少?大家想一想,有五苓散、有猪苓汤、有这个柴胡桂枝干姜汤、有真武汤等等。就是说要把这些有小便不利的方证进行归纳。因为考试的时候很可能就要考到方证的,就要考到归纳,就要考到比较的。所以就是将伤寒论里面的这些方、这些药一个一个的进行归纳,那时做的笔记有好多本。比如说伤寒论里面的咳嗽,伤寒论里面的发烧,伤寒论里面的下利,伤寒论里面的小便不利,伤寒论里面的头痛等等。一个一个的进行归纳。再就是将这个方、证的条文进行归纳。比如说,伤寒论里面有多少条文是用小柴胡汤的,这些小柴胡汤的用法上面,它们有什么区分。伤寒论里面有多少条文是用桂枝汤的,有多少条文是用麻黄汤的,就是要将这些进行一个一个的归纳。你只有把这些东西掌握清楚以后,你考试的时候你才能够很清楚了。我们先要背,然后就是对它进行归纳、整理。那一年我们湖北中医学院招2个研究生,我们有两百多人报考。最终的结果是,我们有3个人,老师觉得他应该要。第一个,是他的总分是第一名的。第二个,就是我的总分是第二的,但是呢专业分是第一的。还有一个呢,就是我说的我们还有一个专业免试的一个同学。那就是说我们伤寒这次招生,有3个人考试很好的,是老师希望要的。但是呢,我们只有2个名额。所以这个时候,我的导师梅国强教授和李培生教授就去找我们的研究生科去商量。那一年,正好我们有一个专业的没有招到人,另外一个专业的有一个指标可以空出来,但是我们这个专业呢,我们导师原来只有两个名额,现在说想招3个。为什么呢?因为3个学生都不错啊,所以就跟我们的研究生科去商量。研究生科也觉得这3个同学是不错的,很不容易。然后研究生科说呢,还要去跟省教育厅,高教司的高教处去报告,然后他们批准了,才能够多招一个学生。最后呢,我们的报告送上去,省教育厅的高教处的批准了。所以那一年,我们是扩招了一名。就是从两百多人里面,我们招了3个学生。要是不扩招呢,很可能我就上不了这个研究生了,这就是我考研究生的时候这个过程。

研究生伤寒专业3年学习

我们考上研究生以后,又跟李培生教授,跟梅国强教授,认认真真地在他们门下,又学了三年的伤寒。那个时候李培生教授和梅国强教授,他们每个星期会给我们进行一次答疑。就是我们在读伤寒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提出来,李老师和梅老师他们给我们解答。这个我们叫答疑,就是研究生的答疑,我们平时主要的时间就是在读经典,然后上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在这个答疑的过程中,是督促我们去读书,督促我们去发现问题,督促我们去提出问题。否则,你不读书,其实你是很难真正地提出问题来的,所以这就是我学伤寒的这个时间,整整的就是六年的时间。84年之前,我为了考伤寒论的研究生,就自己学伤寒论,学了三年。考上湖北中医学院的研究生以后,又跟随李培生先生,梅国强先生,在他们的指导之下,又学了三年的伤寒,专门的学了六年的伤寒。

跟随时振声教授攻读肾病博士

那你的伤寒学好了吗?当然没有学好啊。事实上,从这之后,我的主要的时间精力,其实都是跟伤寒论在打交道。为什么呢?我是84年考到湖北中医学院,读的伤寒论专业的研究生。我86年又考到中国中医研究院,跟时振声教授学肾病,攻读肾病的博士学位。

那时振声教授是著名的肾病学家,大家都知道他是研究肾病,治肾病的,但是呢,时振声教授还是著名的临床伤寒学家。他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研究生部是给中医研究院的研究生上伤寒论课的。他对伤寒论的理解研究,绝大多数都来源于临床实践。所以大家有机会,也可以去看一看时振声教授关于伤寒论的论述,那都是来源于临床实践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非常非常的宝贵,在临床实践的伤寒学派里面应该是首屈一指的。大家只要有机会去读了时先生的著作,你们就能发现时先生对伤寒论,那水平是相当相当之高,功底是相当深厚的。因此,我跟着时振声先生的三年,虽然我也学肾病,但是呢,因为时老师他看病大多数的时候用伤寒方、用金匮方、用温病的方。很多时候,他会跟我们讲伤寒、金匮、温病,这些方怎么用。所以治疗肾病的方里面,大部分就是我说的这三类方,金匮、伤寒的方,温病的方,还有一部分是他自己的方。因此,我读博士的时候学的虽然是肾病,但是没有离开过伤寒论。

教伤寒用伤寒

我博士毕业以后,我留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在研究生部,医院的肾病科。一方面是看肾病、研究肾病、学习肾病,一方面我也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研究生部,给他们教伤寒,给研究生教伤寒。

所以,我工作以后的主要工作其实是教伤寒论。大家想,教研究生的伤寒论,那我们就得要学习,否则这个课你怎么上。学生能不能爱听你的课,这必须要你的课能够给学生带来新的感受,否则这个课你也没法上。再后来,我就调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也是在伤寒论教研室的教伤寒论,一直到现在。那我学习伤寒论、教伤寒论、用伤寒论,也有几十年了。那现在是不是说水平就很高了呢?不是。还有很多问题,我们也还不明白。所以,即使是现在,我每一次上课之前,我也得要备课。我也要讲伤寒论的这些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行研究。所以,大家事实上现在也能经常看到在我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caoa.com/gcgx/8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