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某,男,10岁。脘腹痞满,卧寐不安,嗳腐吞酸,厌食,大便不爽,苔厚,脉滑数。
处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半夏泻心汤加味(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韩某,男,46岁,因胃脘部非节律性疼痛,伴烧灼感,嗳气,恶心呕吐反复发作1年,服胃必治等药效不显。X线钡餐检查显示:胃蠕动增加,胃窦部黏膜粗乱,增粗的胃黏膜皱襞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呈“香蕈状”变形。西医诊断:胃窦炎,胃黏膜脱垂。面色无华,舌尖赤,舌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于中
治则:寒热并调,辛开苦降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味
姜半夏12克,黄连9克,黄芩12克,干姜6克,党参18克,炙甘草6克,大枣3枚,苏叶6克,佛手9克,厚朴12克,煅瓦楞15克。
服药6剂,胃脘痛减轻,上腹部灼热感,嗳气,恶心呕吐缓解。守方继服12剂上述症状消除。
共服药34剂,再复诊:面色红润,舌淡赤,舌苔薄黄,球部形态正常。停药后随访半年,未复发。(姚保泰·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黏膜脱垂症63例疗效观察)
原文复习
《伤寒论》第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之第十七》: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各家论述
《伤寒来苏集》:伤寒五六日,未经下而胸胁苦满者,则柴胡汤解之;伤寒五六日,误下后,心下满而胸胁不满者,则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以和之。此又治少阳半表半里之一法也。然倍半夏而去生姜,稍变柴胡半表之治,推重少阳半里之意耳。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故仍名曰泻心,亦以佐柴胡之所不及。
《医方集解》:苦先入心,泻心者,必以苦,故以黄连为君,黄芩为臣,以降阳而升阴也;辛走气,散痞者必以辛,故以半夏、干姜为佐,以分阴而行阳也;欲通上下交阴阳者,必和其中,故以人参、甘草、大枣为使,以补脾而和中。
《金匮要略心典》:是虽三焦俱病,而中气为上下之枢,故不必治其上下,而但治其中。黄连、黄芩苦以降阳,半夏、干姜辛以升阴,阴升阳降,痞将自解;人参、甘草则补养中气,以为交阴阳,通上下之用也。
版权声明: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白广阔,中医经络微创疗法创始人。医院院长、医院院长、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骨伤分会经络微创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智库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经络微创技术培训基地主任、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高新技术国医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国际针灸师、著名脊柱微创专家、全国骨病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国医讲师团特聘专家中医适宜技术讲师。
二十岁开始学习疼痛,拜访全国各地针刀、软外、针灸、手法等名师大家三十余人,将古中医经络学、朱汉章针刀医学理论、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与张天民的弓弦力学,以及西医的筋膜理论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理论体系,独创“中医经络微创疗法”,专业治疗颈腰椎病及脊柱相关疑难杂症。从事疼痛工作二十余年,通过临床上上百万病例证明了该疗法的确实有效性,获得病患极大好评!并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了十几篇关于中医经络微创疗法文章。取得荣誉:1.年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对该疗法给予15分钟专题报道。2.中医经络微创技术年选入中医高新适宜技术;3.年9月被国家卫健委主管、国医大师李佃贵领导的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列为全国推广的慢性病康复适宜技术;4.年10月经络微创技术再次入选中医适宜技术——中医治未病适宜技术推广项目!5.年11月医院经公众投票、同行业竞选及专家组考核后被中国管理科学院与中国商会杂志社评定为全国百佳中医技术科研示范基地,同时中医经络微创技术也被评选为中国十大特色特效中医疗法!白广阔院长被专家评委授予“推动中国中医事业发展年度杰出贡献奖”!
中医经络微创疗法是一种单纯依靠刃针、圆利针、针刀针刺治疗颈椎病、腰椎病和脊柱相关内科疾病的一种效快力宏的单纯针刺疗法。是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西医的精微解剖相结合,用传统中医的黄帝内经、五行针灸,经络经筋和现代医学里软组织外科学、针刀医学、弓弦力学、肌肉斜刺与颈肩腰腿痛、弓弦应力原理等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实践而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深知原理,注重疗效,治疗时不用药物,不辅助手法,不用麻药,治疗过程简短高效,安全无副作用。
有朋友想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医经络微创疗法的,请扫描下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