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师易友问答录陪你一起成为更有深度的人

我得的是白癜风吗? http://www.bdfyy999.com/bdf/zhuanjiadayi/changjianwenda/m/16522.html

本期导读

怎么处理人际关系、怎么认识世界、哪些事情有价值,这些我们在现代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古人也同样要面对。

缘起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这是古人读易的情境,我也曾以读《江湖奇侠传》一样的心情去品读南怀瑾老师的《易经杂说》。

南老说古人对易经非常重视,历史上汉朝的王凤、唐代的虞世南(唐太宗的宰相)推崇易经时曾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但对世人来说,易经始终是一个谜,是一部很神秘很玄妙的书,与人人有关,但又藏着千古不传之秘。

张琛平老师说:「易经是古人发现的宇宙之间万事万物的规律,如果我们了解了规律,就可以更好地安排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我们学易经,最主要的是学习古人发现宇宙的时间和空间的规律。不管是预测,还是做趋势分析,其实都是基于古人对时间规律的认知,如果我们掌握了时间的规律,我们就可以清晰我们的人生,了然我们的生命。

现在是一个经济时代,有人贩卖神秘,有人贩卖焦虑,有人勤恳踏实,还有人潜心学习等风来。雷军曾在微博上说:「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我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说明创业成功的本质是找到风口,顺势而为。

那么易经到底是如何解读天下大势、世间百态的?是不是人人都能获得易经中所蕴藏的大智慧的帮助呢?

我们汇总了琛平老师与易经爱好者和学生之间的问答,从思维、财富、健康和关系等几个角度出发,希望对大家的学习、生活、事业等有所帮助。

友问师答

?思维篇?

易友:上完老师的课以后就能够准确地预测事情吗?我这个普通人如果经常预测事对自己是否有利呢?

师答:易经对我们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大势的趋向,而不是今天出门应该迈哪只脚。我和小米的副总曾经也为此探讨过,他说小米的成功,主要是抓住了智能手机这个大趋势。

所以如果执着于精准的细节预测,往往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都是需要了解趋势的。比如天热了减衣,天冷了加衣,看似简单的日常,其实都属于易经的范畴,只是我们日用而不自知。

易经不但能告诉我们天地的冷暖,还可以告诉我们人一生的春夏秋冬的趋势走向。我们的冬天在什么阶段,我们的春天在什么阶段,我们的夏天在什么阶段……

当然了如果需要精准也是可以的。但是我个人不建议没大事去做那么精准地预测。有些事情就像一部好的电影,如果提前被剧透,看时就没多大趣味了,毕竟人生存些悬念还是挺有意思的。

易友:如果这个世界不是二元对立,而是心物一元的,预测本身对世界就是个干扰,那预测的作用有多大呢?预测出来又能否规避?

师答:易经预测也好,占卜也好,它主要是帮我们像照镜子一样,从万物那里照回我们的本心,看到我们自己。

预测可以指导我们越过外面的坎,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内心的坎,越过内心的坎才是终极目的,「内圣外王」这便是我们儒家追求的境界。

易友:请问,按易经取卦一定是准的吗?如果起卦后的结果不好,然后不去做这件事情,那是不是就是应了卦象或者导致事情的发展方向改变了?

师答:易经的起卦准不准呢?易经的卦就像一道应用题、一道方程式,主要看解卦人水平。普通人只能定个吉凶;解卦的水平高呢,可以说出事件的来龙去脉,甚至比如说合伙人的体貌特征都可以说得出来。

如果卦象不好不去做,就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古人研究易经,主要就是为了发现规律趋势,便于我们去趋吉避凶。就像我们知道天要下雨,那么我们就要带上伞。这是与天地相处的哲学与智慧。

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们的方程式应用题没有解错,才能成为我们准确的向导。

易友:如果通过预测获知即将发生不好的事,有办法去改变吗?凡事皆有定数,这种人为的改变有效果吗?

师答:易经讲求的是时间和空间。比如,某年某月某人将要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一些事情,只要缺一个要素,就可以把这些事情避开。

就像农村里面经常会有一些先生让孩子某年不要下水游泳,就可以避过一场大的劫难。凡事是有定数,也是有变数的。当然,很多大的定数是不可变的。

易友:佛教、基督、道教,都有自己的神,比如基督是一神论,不可拜别的神;佛教道教见佛就拜,我们凡人怎么处理这些呢?您怎么看?

师答:世界上有两大宗教体系,一大体系是一神论,是由一个神创造了世界,这便是西方的宗教体系,比如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另一个体系是多神论,是由很多很多神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便是东方的佛教和道教。

但是不管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还是基督教,都是从各个层面各个维次去认识宇宙、生命的真相。当然,在认识真理的道路上有的走得近,有的走得远……

易友:老师,佛教讲因果轮回,随缘消旧业,而易经是提前预知,提前预防,是不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改变因果?而佛家说因果不可破,那因果究竟有没有被改变?请老师指点。

师答: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刚好反应了易经的真谛。是随缘消旧业,不是随缘消所有的业。累生累世的业如大海,如何可消。学佛不单是学消业,更是学超越,超越二元世界的黑白、生死、好坏、对错、高兴、痛苦,契入一元的喜乐圆满,大道之境。

万物皆可拿来「道用」,一花一草皆可见道,何况易经。易经向外可以预知,向内可以帮我们发现我们身体上的、心灵上的、甚至是家族能量传递上的各种状况。

易友:如何看易经与佛法修证的异同?

师答:个人认为世界是同一个世界,宇宙是同一个宇宙,大道是同一个大道。不管是东方西方,还是儒释道三家都是从一定的层面去体悟大道、探索大道。

易友:老师有提过「化性」的说法,有点改变命运的感觉,我理解是转化个性,请问老师「化性」是什么意思?和平时我们了解的修行有什么关系,它是修行的一种方法还是一个目标呢?「化性」肯定很难,老师有推荐方法吗?

师答:「化性」个人理解就是转化我们的习性。这个儒释道三家都有在这上面努力,大家可以多多研习。

如果不转化我们的习性,遇见事重复地焦虑、重复地发怒、重复地担忧……有种说法叫「活死人」,我们易经上管这种人叫「入卦」了,越是「入卦」入得深,就越容易被算准。

易友:老师,之前读《清静经》的时候,它说「动为静之基」,和《道德经》里说的「静为躁君,以柔克刚」相反,一时不知道该如何理解这矛盾?经典有时候一句话就让你相信的东西被打击。

师答:因为你在文字里,没有在实修里。去实修吧!可以去站站桩、打打太极拳,去动中体会静,去静中体会动。

易友:很多人都魂不守舍,每天厌厌于日,总是抱怨。该如何把飘着的自己给找回来?

师答:回到身体,回到当下,回到此刻的每一呼和每一吸,去认真体会气流在鼻端经过的感觉。

易友:上面一个问题真好,我也想到一个:在这个工作速度提升,经济压力暴增,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新人新事物辈出的时代,老师觉得人生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们怎么能平静,有判断力,不焦虑,不紧张,不害怕,更自信。

师答:努力专注地做好当下的事,便是了。人生不过是一场经历,专注地过好每一分每一秒,便不枉此生。

白领可以很专注地做白领,老板可以很专注地做老板,乞丐也可以很专注地做乞丐,只要我们不过多的把心思放在利益上,便没有那么多的紧张。

易友:请问老师,如何锻炼、提升一个人的感知力?

师答:心无挂碍,便可如佛家所说「于一微尘中,悉见世界」;道家说「人若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把心从生活的琐碎中收回来,安住在当下,与自己的呼吸在一起,感知自己的每一呼、每一吸,感知气流经过鼻腔的感觉。

像这样一有空儿就练习,不管是走路还是坐地铁,终究有一日你会发现自己的感知力不一样了。当然了,心清静是一个层面,我们还要身清净,建议尽量食素,这样我们的感知力会更好。

易友:阳者阴之,阴者阳之,这种易经思维有什么好处呢?

师答: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这些都是易经的高度,或者说王者的高度。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它的指导意义主要是使我们的心态更容易平和,让我们能够居安思危。

记得曾国藩有一副对联: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也是体现了易经的这种「知白守黑」的思维方式。

从治世的层面或者叫做事的层面来说,它可以引领我们内圣而外王;从修为的心境上来说,它可以引领我们安住当下,达到喜怒哀乐之未发的境界;从养生的层面它可引领我们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财富与福报篇?

易友:从易经的角度是如何看保险行业的?

师答:保险是未雨绸缪,易经是了解规律,或顺势而为,或未雨绸缪。两者有相似之处。

易友:对于房地产行业老师怎么看,是不是过去十多年的牛市快要到尽头了?

师答:过个四五年房产会迎来回潮期。但是最终进入平台期,暴利的时代基本终结。

易友:讲讲未来几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哪些行业会特别火吧?

师答:年后离火大运,传统文化产业、影视娱乐业、心理身心灵、中医……以及相关产业会顺势发展。

易友:请问事业一直有问题是怎么回事?一到两年就需换工作。做事也很认真,也不是能力差,可每次都碰到需换工作的情况,不然就是公司解散,不然就是部门负责人更换。为什么我的职场路如此坎坷?

师答:如果是跟部门领导关系不断地发生变化,需要反省自己小时候与父亲的关系;如果发现与单位的关系总是频繁地发生变化,那要反省与母亲的关系。

当然了,如果要是知道生辰八字的话就非常简单。八字会很清楚地告诉你,你的人生剧本与模式。其实知道这些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主要是我们应该如何反省自己来改变现状。

易友:如何提高自己的收入和财富呢?

师答:第一,得从舍中来,舍得是一对阴阳,这是阴阳之道。舍要舍我们多的东西,如果钱少的话我们可以舍时间、微笑、思想、智慧、经验等等;第二就是要勤勉,小富靠勤;第三就是要见到趋势,顺势而为,借势而成。

易友:曾听说吃亏是福,能忍是福,但助纣为虐,一直顺从并不对呀,请问怎么看世间的功名利禄,该努力还是回避?

师答:「人若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不是你忍不忍、让不让的问题,是看你的焦点在哪里。你的焦点若在天地间,怎会与小人去争一口食,就像狮子从不与狗争。

易友:怎么能让自己的福气多点儿?这辈子或者好多辈子都可以福气多多?

师答:舍得本是一对阴阳,得从舍中来。如能发下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愿,那定是生生世世福报满满。

老师自述

我不过是易经界的小学生,随着读的书越多,拜过的老师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

我曾经也轻狂地认为,圣人的言教都是胡扯。甚至有一段时间感悟到易经不过是门宇宙代数学一一用甲乙丙丁天干地支模拟了世间所有的关系与规律,便轻狂地认为这是自己的发现。

后来当我有机会拜读到北京大学冯友兰老先生的著作时,老先生已经在那里等着我了。古人著书立说,尤其是上古先秦,真真的是用生命在谱写,真真的是对后世子孙充满了无限的爱。

要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理解易经,对于时下的我们,其实是很难的,那么到底是难在哪里呢?

难在我们虽是中国人,但却是接受的新(西)式的教育,模糊了什么是天人合一,模糊了什么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模糊了什么是内而身心外而世界是太极统一的……

当古人说阴阳的时候,就是在说内而脏腑外而肢体;就是在说内而身心外而世界;就是在说内而家庭外而事业……

古人的「阴者阳之,阳者阴之」,就是在说头要凉,脚要热;就是在说引火下行,头脑清明;就是在说内疾而外井穴治;就是在说打坐的时候,阳亢要眼睛向下观鼻,昏沉要视线略向上……

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就是在说,当我们吃冰箱里拿出来的拍黄瓜时,要加点姜丝;就是在说我们不要冻肚脐,不要冻阴处的脚脖子;就是在说居上位要体恤下情;就是在说秦死之汉活之……

怎么处理人际关系、怎么认识世界、哪些东西有价值,这些我们在现代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古人同样也要面对。

所以易经绝不仅仅是用来卜问吉凶,还蕴含着宇宙天地人的整体思维方式和中国独有的气运学说。希望我们一起承袭古人的智慧,成为一个更有深度的人。

下期预告

良师易友问答录:陪你一起成为更有深度的人(下)

张琛平先生,正安文化特聘讲师

幼蒙庭训,一脉承师,八岁开蒙研习易学,弱冠发奋,遍访名师历游大江南北,好学深思。

身兼数家之长融于一炉,其学集易家数术梅花、奇门、相学、风水等,修习生活禅,不辞寒暑,究心禅易之理,行道术合一之德。

易道智慧初阶班第15期将于5月23、24;6月13、14日深圳开课咨询电话甘草老师欢迎大家加入(更多群内福利,请咨询班主任)长按识别添加班主任

(入群暗号:易经)

其他开课学院

北京

1.开课时间:5月2日、3日、4日、5日预报名(第14期)

2.课程(阿竹老师)

3.上课地点: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40号

版权声明:

1.本文转自「正安文化北京」,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欲转载及内容合作,请联系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caoa.com/gcgx/5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