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性味归经
甘,平。归脾、胃、肺、心经。
性能特点
本品味甘性平,主入脾、肺经,兼入胃、心经。既益气补中,又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还祛痰止咳、解毒。蜜炙平而偏温,补气缓急力强;生用平而偏凉,能泻火解毒。
功效
益气补中,祛痰止咳,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主治病证
(1)心气虚的心动悸、脉结代。
(2)脾虚乏力、食少便溏。
(3)咳嗽气喘。
(4)疮痈肿毒,食物或药物中毒。
(5)脘腹或四肢挛急疼痛。
(6)调和诸药。
配伍
甘草配白芍:甘草味甘,功能补气缓急;白芍酸收,功能养血柔肝。两药相合,缓急止痛力强,治脘腹或四肢拘急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10g;或入丸散。泻火解毒宜生用,补气缓急宜炙用。
甘草种属更多义项
本词条由大象中医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甘草(学名:Glycyrrhizauralensis),又名乌拉尔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cm,直径0.6~3.5cm。天然繁殖,茎挺拔直立,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精制糖果、蜜饯和口香糖。
中文名甘草
外文名RadixGlycyrrhizae
拉丁学名liquoriceroot
分布区域内蒙古、山西、甘肃
界植物界
更多
新闻动态
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甘草
定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及根茎。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药学(二级学科);中药(二级学科)
基本知识甘草
甘草为常用大宗药材,药食兼用品种,年需要量约6万吨左右,位列诸药前列。近年来,家种甘草的生产和销售量趋增,市场较野生品畅销。甘草国之药老,有“十方九草”之美誉,被大量用于临床配方,同时,甘草提取物被广泛地工业、化工等领域,并有大量的出口。甘草数量巨大,行情人为性不强,随着家种品的市场占有量增加,武汉权威的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专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