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下边再从一般道理上给大家讲讲这方子应该去桂,是应该去芍,中医大家都讲的是要去芍药,没看到津虚,只看到了用苓术,应该是水饮多,用芍药更养阴,那不坏了吗?痰更多,所以去芍药。
好,大家看看,大家看看要去芍药这方子是啥方?桂枝、甘草、生姜、大枣,还有茯苓白术,那是苓桂术甘汤,苓桂姜甘汤,苓桂枣甘汤的大合方,仲景会犯这样低级错误吗?又重复了用这样的方子是吧?
大家拆分一下,你看看,打到群里带括号的。
这是公式,要把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的方子重组,你看是桂枝甘草汤加茯苓白术加姜枣,你要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那方子是芍药甘草汤加茯苓白术又加姜枣,两方就是桂枝芍药的区别。
这俩区别,桂枝芍药的区别,在桂枝汤里讲过,一个走表发汗,一个敛里养阴,养津养血,主要作用是这样的。
你把上边那个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看成是治水饮病偏于阳,要发散的要温的,叫阳证的苓桂术甘汤合方。
那么把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后边这个,看成是治水饮病,偏于里的偏于养津的,偏于阴的偏于热证的,芍药甘草汤打底子的苓芍术甘汤合方,正好是一阴一阳。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订阅专栏,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互动,跟我学习有辅导。
这样大家看懂这方子了吗?仲景的方越有争议的用来效果越好,这方子作用挺广的,平常不考虑用,一旦症状差不多用上去那是真厉害,你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