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http://pf.39.net/bdfzj/131210/4305597.html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季温暖干燥,春风带寒,春季容易肝阳上亢:头晕、头痛,睡眠欠佳,口舌生疮,这些症状都与肝阳上亢有关。
所以春季要养肝阴,以防肝阳上亢。
白芍,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性微寒,味苦、酸。归肝经、脾经。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
用量4.5~9克,煎服;或入丸散。用治头痛眩晕、胸胁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
芍药甘草汤。
《伤寒论》。
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
芍药12克、甘草12克。
上二味,用水毫升,煮取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食疗配方:白芍药30克、炙甘草10克、白糖30克。
制作:1.将甘草、芍药润透切片;放入锅内,加水毫升。
2.将锅置中火上,煎煮20分钟,滤去渣,在药汁内加入白糖拌匀即成。
食法:代茶饮用。
功效:酸甘化阴,和里缓急。
作者简介:
中医学讲师、中医师,古琴师。师从清代御医黄元御第六代弟子---名中医吴生安。擅长:用中医药配合音乐疗法、食疗治疗失眠,抑郁,焦虑等情志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其它内科杂病。著有《古琴音乐与中医养生》、《汉字中医》等书。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诊室:内科7诊室
出诊地点:广州中医院龙溪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