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导读
本物种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
壹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cm。很及根茎粗壮,皮红棕色。茎直立,带木质,有白色短毛和刺毛状腺体。奇数现状复叶长8~20cm;小叶7~17,卵形或宽卵形,长2~5cm,宽1~3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两面均被短毛和腺体;托叶阔披针形,被白色纤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花萼钟状,萼齿5,披针形,外面有短毛和刺毛状腺体;花冠蓝紫色,长1.4~2.5cm,无毛,旗瓣大,卵圆形,有爪,龙骨瓣直,较翼辩短,均有长爪;雄蕊二体,(9+1)。荚果条形,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外面密被刺毛状腺作。种子4~8,肾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图.甘草
贰
生境分布
抗寒、抗旱和喜光,是钙质土的指示植物。宜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的砂质壤土栽种,涝洼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不宜种植。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微碱性为好,在酸性土壤中生长不良。
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草原、河岸沙质土等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叁
性状采制
根呈圆柱形,长25~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采收: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取甘草片,照蜜炙法(通则)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
图.甘草肆
功能主治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之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声明:本文转自“中药资源监测与服务平台”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