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这菜是宝,上山一挖一箩筐,暮春成野草,还有人不知有啥用
春三月,小野菜们也带着浑身鲜嫩和扑鼻的野气,铺陈出最清新的自然之味。好在人间的野花不要钱,地里长出的野菜不要钱,这小确幸也是可以不要钱的。
如果整个春天,可以去野地里薅野菜,最先想到的是荠菜,这才是春天该有的样子。荠菜的味道很特别,那是我心目中的野味了。
南方的亲说:好想吃荠菜,广州没有荠菜,对于我来说,就像是没有春天。
荠菜,在初春它才是菜,等到暮春山花烂漫时,它就是野草而不是野菜了。
《本草纲目》中记载荠菜:“明目。补五脏不足,治腹胀,去风毒邪气,久服视物鲜明。”
荠菜就像甘草,是菜中的甘草,有调和药性的作用。它平和,不偏寒,也不偏热,能祛火但不伤身,能祛寒但不会上火。
无论你是寒热不均引起的春日不适;还是冬天的寒气郁结变成了火,那就好好吃一顿荠菜羹吧。
东坡先生的《菜羹赋》:东坡卜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称家之有无。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
这种灶台之趣,古时“东坡居士”也很受用。
食谱:荠菜包子
面团:面粉克、酵母5克、白糖10克
馅料:猪肉馅克、荠菜克、葱1段,姜1块、味极鲜酱油15克、盐4克、蚝油10克、香油适量
做法:1、准备一个大碗里面加入温水,向温水当中加入酵母粉和白砂糖,水的温度不要太高,不能超过35度,置静约3分钟左右,然后将面粉倒入盆中。
2、一边倒酵母水一边用筷子搅拌,和成光滑的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20分钟左右。
3、面团就可以发酵成原来的两倍大,面团里面呈蜂窝状。
4、猪肉馅放入味极鲜酱油、盐、蚝油、香油腌制20分钟
5、荠菜择洗干净,放入锅中焯水,晾凉
6、将焯过的荠菜剁成碎,葱姜切末和荠菜一起放入肉馅中搅拌均匀
7、面团发酵好之后,将面团取出来放到案板上反复地搓揉排气,揉七八分钟,等到面团揉好之后,揉面时间越长,包子会越发的白,将其分割成小面剂子,然后再一一搓圆,揉成包子胚
8、包好的包子,需要二醒发,醒发至原来的两倍左右,这样包子更绵软香甜。
9、包子冷水上锅,这样包子也是会跟水的温度一起上升,上气以后再蒸上大概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关火了,在锅上再焖个5分钟左右的时间,再打开锅盖,可以防止因为冷空气的进入,而导致包子表面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