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中药有什么 http://www.bdfyy999.com/m/
谢某某,女,33岁,因“腰痛3个月”于年3月8日就诊。
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酸痛,活动受限,呈间歇性,负重、弯腰加重,休息后减轻,经诊治后,症状有所改善,但在劳累后常复发,月经稀少,平素大便2-3天一次,小便无殊,纳眠可。
腰椎生理曲度存在,L4/5棘突间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全身无肿。面色晦暗,腹诊右胁下腹直肌紧张,舌淡苔薄,双关脉沉弦滑,余细弱。
检查结果:腰腹部腰椎椎间盘平扫(L1-2至L5-S1椎间盘):腰3-4椎间盘后突(偏左),左侧隐窝变窄。腰4-5椎间盘后突。腰5-低1椎间盘后突(偏右)。腰椎骨质增生。
诊断:西医诊断:腰痛
中医诊断:腰痛(寒凝经络证)
治则:温里散寒、通络止痛
处方:大黄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大黄10克附片15克细辛10克
生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
7贴,水煎服,日2次
并配合针灸
3月10日复诊,腰痛明显减轻。3月13日续配原方7贴,后因疫情所在小区被管控,未再到院就诊,5天前电话告知,在服完后续7贴药后,腰痛已消失。
这个案例,用这两个小方,或许不少人会觉得意外,可能用于治疗腹痛还好理解一些,但用于治疗腰痛,可能有些不理解。其着眼点还是在腹诊上,其腹诊右胁下腹直肌紧张,触痛,又伴有大便问题,这是大黄附子汤的典型腹诊。
关于大黄附子汤,在多本典籍中均有论述,如《金匮要略·腹满寒宿食病脉证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类聚广义方》:“此方能治偏痛属实者,然而并非专治偏痛,亦治寒,胸腹绞痛,痛牵心胸,腰腿部,阴囊炊肿,腹中时有水声,恶寒甚者。若拘挛剧者宜合芍药甘草汤。”《古方药囊》:“肋下偏痛为重点,目标为脉紧弦……本方痛必在胁下,大便有秘结者,反之,通畅者也有之,不可拘泥。”
特别是《类聚广义方》的论述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