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干预焦虑症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c#.net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trends-love.com/shangye/16282.html
摘要:目的探讨四逆散干预焦虑症的功效作用网络及药效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多个数据库联合分析四逆散和焦虑症的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筛选靶点并对其基因功能和信号通路进行分析,运用BioGPS数据库对所得靶点进行器官定位。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槲皮素、山柰酚、芍药苷等成分作用于SRC、EGFR、PIK3R1等靶点,通过ERBB2信号通路、EGFRvIII信号通路、VEGFA-VEGFR2信号通路等共同发挥作用,器官定位结果表明作用的核心病位为肝。结论四逆散干预焦虑症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人群患病率1.9%~5.1%,临床表现为过分的焦虑、担忧及害怕,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不安[1]。焦虑症为西医病名,归属于中医“郁证”“不寐”“惊悸”“怔忡”“脏躁”的范畴[2]。化学药抗焦虑疗效确切,却存在药物导致的胃肠反应、躯体依赖、焦虑反跳、性功能障碍等问题[3],长期大量服用易产生耐药性和成瘾性,停药易复发。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焦虑症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其疗效显著,明显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研究表明,肝为焦虑症发病的核心病位,以疏肝为主要功效的柴胡类经方对焦虑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4]。四逆散是古今医家常用的柴胡类经方,始见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组成。方中君药柴胡疏肝之阳,臣药芍药泄肝之阴,佐药枳实行气散结,使药甘草和中缓急,4药配伍精干练达,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气的功效[5]。近年来四逆散在神经系统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对焦虑症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6-7],但缺乏其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通路的研究。由此,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挖掘四逆散干预焦虑症的主要成分、关键靶点和信号通路,探讨其功效作用网络及药效作用机制,流程图见图1。

1材料与方法

1.1四逆散化学成分收集和筛选

在TCMSP平台中药材数据库对四逆散所含中药材柴胡、白芍、枳实和甘草进行化学成分信息收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作为活性成分的筛选标准[8]。另结合文献对未纳入筛选标准,但研究报道有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也纳入候选活性成分。

1.2潜在作用靶点预测

使用TCMSP数据库进行化合物的蛋白靶点预测,并利用UniProt数据库中UniProKBt的检索功能,通过输入蛋白名称并限定物种为人,并将所有靶基因名称校正为官方名称(officialgenesymbol),剔除没有靶点的活性成分。获得活性成分与相关靶点信息。

1.3焦虑症靶点预测

依据Pubmed数据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caoa.com/gcly/105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