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水浒传集体备课实录一

河南中都癫痫医院有哪些疗法 http://www.mxxshi.com/dx/lcbx/7777.html

背景:温州教师教育院骨干教师团队集训,听整本书导读讲座,读《水浒传》,现场备课,分组研讨,汇报交流,导师现场评点指导。据录音整理。

老师1:各位老师好,我是来自东城工程技术中学的刘思思,我是第一组的发言人代表。现在我来代表我们组为大家讲一下我们的思路板块,请多多指教。我们的思路是:第一步,按人物分块,通过阅读筛选出写鲁达的章节,目的是让学生概述鲁达的经历;第二步,由面聚焦到点,先概括最能体现鲁达人物性格的精彩事件,再让学生把思路聚焦到最重要的章节;第三步,呈现鲁达让郑屠三次剁肉以及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细节,让学生进行细读或者说一下鲁达当时的心理,通过分析得出鲁达粗中有细、嫉恶如仇,但是不滥杀无辜的性格特点;第四步,比读鲁达和李逵,分析两个人的性格和命运上的异同,引出最后一个话题讨论;第五步,根据两个人不同的结局,让学生思考性格和命运之间到底有何关联。这是我们组刚刚讨论出来的思路,请各位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徐杰:好,感谢思思老师。整体的课堂架构是可以的,这节导读课的主要策略就是比读,很好。这是第一点。第二,他们找到了可供比读的两个人物,鲁达与李逵,这个选点也是很好的。我建议在对这两个人物进行比读的时候,要做出比读的层次。比如,首先要看这两个人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再看他们不同的地方,再看导致他们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什么。还可以选取书中的典型情节,假设把鲁达替换为李逵,情节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样就会把学生进一步带到原著中去。比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个情节中,假如把鲁达换成李逵,情节将会怎样?这样一来,即使表现出了李逵的鲁莽、直率、嫉恶如仇,但他跟鲁达的嫉恶如仇又是不一样的。鲁达在这个故事中不仅有鲁莽,有直率,还有智慧,表现出了粗中有细的特点。他把金氏妇女送走以后,端老人凳子又坐了一个时辰,目的是让她走得更远一些,让店小二追不到。后面还写他激怒郑屠,让郑屠主动出手,这些都显示出了鲁达粗中有细的特点。学生进行再创作以后,会对两个人物的性格有更深刻的体会。好,下一位。老师2:各位老师好,我代表第二小组的四位老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交流结果。首先我们把整本书按照目录分了块:第一块是第1—12回,聚焦林冲和鲁智深;第二块是第12—22回,聚焦杨志和吴用;第三块是第23—32回,聚焦武松和宋江;第四块是第33—54回,聚焦宋江和李逵;第五块是第55—70回,聚焦雷横和卢俊义;最后一块是第71—回。我们小组集中讨论了导读课的第一节课。第一步我们集中在回目,通过回目让学生了解结构、人物、事件,以及回目的一些作用。回目具有对仗的形式,它会提示每章节的内容,会暗示人物的命运变化。比如,由鲁提辖到鲁智深的人物称呼的变化,其实就体现了人物的命运变化。回目还会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态度,比如“武松威震安平寨”这个题目,就流露出作者对武松的赞美之情。接下来学生通过对回目的阅读和,以自己的方式给回目分块。这是为了体现章回体目录的特点,让学生能够粗略地建立对主要人物的概念。接下来我们小组对第1—12回进行了教学设计。我们会把重点聚焦在林冲身上。我们给学生出示一个具体的片段,如果有这本书的老师可以跟我一起看页,我们会聚焦在林冲跟鲁智深在路上碰到高衙内时的那一段对话。通过对这段对话的赏析,如朗读林冲的语言,去发现林冲的心理变化。如通过林冲给自己找理由不敢上前,想到自己在官场上的官职不得、不能出手,我们会发现他总是“不敢”,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物。接着可以让学生去寻找第1—12回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林冲的“不敢”,通过寻找林冲的“不敢”、“怕”、“岂敢”,“哪里敢”这些词语,发现他是一个性格比较懦弱、委曲求全的人。后面我们还会在林冲风雪山神庙这一章节中发现他的性格已经有所变化,他敢于斗杀陆谦,敢于做一些比较彻底的反抗。通过对比,我们会发现林冲这个人物虽然武艺高强、性格懦弱,但是当他被逼到绝境的时候也能敢于反抗。这是对林冲的形象分析。接着我们再回到页的这段话,去看同一件事情鲁智深是如何对待的。我们会发现鲁智深对高衙内是马上就反抗的,他敢于说“洒家怕打甚鸟”,这样鲁智深的人物形象就会对比出来。好,这是我们小组对第1—12回的一个粗略设计,请大家多多指教。谢谢。徐杰:感谢宣璐老师的发言,我觉得很好。老师3:可以补充吗?徐杰:可以,这样最好,我特别喜欢这样的氛围。老师3:我补充两点。第一点是,第一节导读课的板块其实不是由我们老师来分的,而是让孩子在没有读整本书的时候,先让他直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caoa.com/gcls/99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