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容易得什么病

北京手足癣医院哪最好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33740.html

《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作者:徐文兵梁冬

经文: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1.“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

西方按五行归类来讲属金,包括现在说的金、石、玉这些东西,都属金。

金,主肃杀,所以在中原地区往西,一般都是戈壁、沙漠这样的地方,草木不生。

“金石之域,沙石之处。”西方的特点就是产玉石,矿产特别丰富,像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冶炼、玉石的出产,追到根上都在西方进行的。

西方的昆仑丘,神话中是王母娘娘住的地方,这也是一个文明的诞生地。

天地之所收引也”,这句话说的是日头从东方升起来,从西方降下去。“降下去”有个特点,秋天是主肃杀的,《黄帝内经》上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这时也意味着人应该慢慢地收敛。

下一句“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讲的是西方人依山陵而住,其地多风,水土的性质又属刚强。

陵居,就是在山岭里掏个窑洞,这很简单。

2.“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

“上风上水”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水是往低处流的。所谓“上水”,就是水的源头。

历史上北京的水不好喝。为什么不好喝?因为北京的水碱比较大,拿来泡茶,泡不出好茶来。

离乡的人在北京既要讲究喝茶,又要好喝,怎么办?只能喝茉莉花茶,用茉莉花的那个香气,把水碱的味儿给压掉。

西北方的水水质都偏硬,而且水碱特别大,水土刚强!而真正能泡出茶性的水必须是什么?软水,只有软水才能把茶香、茶气泡出来。茶是木之精,西北是金石之地,水土刚强,正好把茶气给杀掉了。这就是“摧枯拉朽”,茶肯定不好喝了。

好多人患结石病跟他们所喝的水有关。

西风肃杀凛冽,容易伤人。它不像我们说的春风、东风那样,温暖有生机,它带的是一种杀气,所以在西北地区生活不容易。

3.水土刚强的地方,人也刚强

“水土刚强”,一个是水刚强,一个是土刚强。所谓土刚强,就是说西方的土地非常薄、非常贫瘠,含有腐质、营养成分不多,不像东北黑土地那样,一攥能攥出油来。

因为土地刚强,就不易培养出柔弱的东西。到处是沙漠、戈壁。沙漠是沙子,戈壁全是石头,

4.“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

因为西方多风,对当地人伤害比较大,所以他们的衣着跟中原或者东方的人不一样。中原人或者东方人可以穿丝、穿绸,穿轻薄的东西,西方人则穿得“粗枝大叶”,他们穿粗毛、粗麻织成的衣服。在西方要是穿细软衣服,纯粹就是在找病。

古代有句话叫:“披褐怀玉。”就是说,你别看我穿的是麻袋片,但是我怀里边儿有宝贝。

“披褐”就是指穿那种用粗布、粗麻做成的衣服,有的时候西方人干脆就穿个羊皮坎肩。

西方人为了抵御这种刚烈的西风,或者多风的天气,所以吃得很厚重,皮下脂肪特别厚。

其实,肥的本意绝对不是脂肪多,而是指人肉多、肉厚。肉多叫肥,肉少叫瘠。现在我们说这人肥、油太多,说的就是他的皮下脂肪。有个成语叫“肤如凝脂”,脂肪是比较凝固的。而现在我们说这个人“肥”呢,是指那些囊肉,软囊囊的那些东西,挺个大肚子。这个状态古代人叫“腴”(yú)。像膏腴、丰腴,这个“腴”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肥”,指油太多了。

处在西方这种风大、沙土多、沙尘暴频繁的地方,全靠身体的底子厚。只有底子厚,保护力强的人,才能适宜生存。

5.“故邪不能伤其形体”

西方人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肺的问题;一个是大肠的问题。

对身体来说,西方强烈的风首先会影响皮毛,其次是影响鼻子,还会影响到肺和大肠。再加上西方水土刚硬的因素,身体里就很容易出现结石。现在很多人都生活在水土柔弱的地方,却不甘心,非要让身体里的水土变得刚强。怎么办?补钙。

补钙会让身体里的水土变得刚强起来。但大家没考虑到一个问题,补钙补哪儿了?怎么能保证它不变成结石,怎么能保证它不变成骨刺,不变成骨质增生?这些都是人为地给自己身体施加化肥造成的疾患。

西方人腠①(còu)理比较紧凑,肌肤也比较厚,所以外邪进不来,内毒也散不出去,容易长瘤。而那些平时病怏怏的,容易感冒的人,反而很少长各种瘤。

6.“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

西方人由于腠理比较紧密而且水土刚强,所以身体的很多问题都“留”在肚子里面,西方人便发明了用药在肚子里面解决问题的一套策略与方法,“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东方人就吃鱼盐,总吃一种东西,偏了,往往会造成五脏六腑的失衡;而西方的人是“华食”,容易得肠胃疾病。

我们说这个东西有毒,是指它的偏性。但“毒”的真正含意呢,是指凝聚起来的那种力量。比如说一个人眼毒,是说他那个眼神凝聚起来,好像一眼就能把人看透、看穿了。

所谓的“以毒攻毒”是指什么呀?是说用另外一种相反的凝聚起来的能量,去中和现有的毒,这叫“以毒攻毒”。通俗点说,你体内已经有一种凝聚起来的能量,我用另外一种能量去平衡它,叫以毒攻毒。

“庖丁解牛(páodīngjiěniú)”,你看这个“解”,它用了个“角”,上边还有个“刀”,是吧?这个“解”是什么?从内部瓦解。对于一头牛,你得从内部给它剔开,筋是筋,肉是肉,骨是骨,给它分开,从内部给它瓦解掉,这叫“解”。

而“释”是什么意思呢?我拿绳子给你捆住了,那不叫解开,那叫释开。

“释缚脱艰”,什么叫“释缚”?就是把外在强加给你束缚心性的那种东西给解脱开,这叫“释”,从内部给它分开则叫“解”。

另外,这个“释”还有稀释的意思。它本来是凝聚起来的毒,把它散开了,就没毒了。

所以我们经常说的“解毒”,有的是从内部给它瓦解掉,这叫“解”;而你从外部给它松绑或把它的浓度给降低了,这就叫“释”毒。

7.“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西方的毒药是最地道的药材,大部分中药最好的产地都是西方,特别是川药!

我刚才说“毒药者亦从西方来”,还有一个意思。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很多中药的原产地并不是中国。所有带什么“胡”“番”这些字眼的药,比如说胡椒、胡麻、胡瓜、藏红花、番茄、番木瓜……尤其是香料药,都是从西方阿拉伯地区过来的。

这个“没药”和“乳香”都是“Myrrh”这种树流出来的树胶,凝固之后再做成的药,止痛、活血化瘀效果特别好。

所谓中药者,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的药物,不管它产自哪儿。

中药里面有个“和事佬”叫“甘草”。“甘草”这味药好像在什么药方里都能出现,百搭。但“甘草”能治病吗?有些病它也治不了。而真正治病的药,像大黄、附子,它们都是鲜明的、个性的,具有毒性的药。附子有毒,大黄也有毒,细辛也有毒,但一个善用药的人,就像一个善用兵的将军一样,知道这个人的特点,会给他一个发挥特点的机会。

所谓是药就有三分毒,中药内服的这些学问和技术实际上是从西方过来的。

不按中医思想来吃,再好的中药也成毒药。不懂中医理论搞中药,那是“人祸”而不是“药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caoa.com/gcls/88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