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身体很健康的那群人
都是因为 1.呕吐:本方治疗呕吐患者86例,不包括外科疾患伴发呕吐及妊娠呕吐。结果:痊愈57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5%。(《河北中医药学报》1年第4期)
2.小儿急性肠炎:本方加减治疗小儿急性肠炎30例。其中24例虽经西药治疗热退,而吐泻不愈,并伴有轻至中度脱水。结果:经中药治疗后,治愈27例,好转2例,无效1例。(《中国医药导报》7年第14期)
3.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朱良春经验个案):周姓妇,42岁。上腹部及右胁胀痛不适3年,多次住院治疗。均诊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胀痛时好时发,近因工作劳累加饮食不节,来诊前又急发右胁胀痛。阵发性加剧,畏寒发热,体温39℃,恶心纳呆,厌油腻,呕吐黄水和食物,口苦咽干,小便浊黄,大便不爽,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滑数。证属湿热内蕴,胆气不通,三焦不利,法宜清胆透热、祛湿泄热、宣畅气机,投“青蒿茵陈汤”,另嘱先用“速效止痛散”醋调外敷于右胁下,外敷加内服。用药1日即痛胀诸证大减,体温降至37.5℃。3剂后,体温正常,诸证均除。续投“大黄甘草汤”每日小剂量滚开水冲泡代茶,大黄剂量少则1~2克,多则6~10克,以服后脾胃舒适为度,灵活调整大黄用量,保持胆胃通降之性,守法服大黄甘草汤3个月,B超复查胆囊未见异常,追访5年无复发。(《辽宁中医杂志》3年第8期)
大黄甘草汤为《金匮要略》中治疗“食入即吐”的名方,对胃气上逆,食入即吐者用之效佳。
临床应用注意掌握适应证,发病季节为夏秋之节,临床症状以热、上吐、下泻、口渴、尿黄少、舌质红、苔腻黄最为重要。如属脾虚泻或寒泻,以甘草配大黄,引清热之功,用葛根生津止泻。
临床报道用本方治疗梅尼埃病、妊娠呕吐、膈肌痉挛、急性牙周炎、食管癌等病症;加清热解毒药外洗浸泡治疗水疱型足癣,其中大黄用量15克,甘草用量60克。
对于小儿腹泻,有研究表明:减少大黄用量则可变泻下剂为止泻之用,将大黄、甘草原剂量比由4:1改为1:1,并在原方基础上加用葛根等。使方剂起到清热、补益脾胃之气、生津止泻之功,而无泻下之弊。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如果您有需要,请让中医大夫为您开方用药。
关爱健康
注:本图文均来源于网络
本草国药馆各门店信息
顺河路店:金水区东明路顺河路交汇处东北角-政七街店:金水区纬五路与政七街交汇处南米-兴荣街店:郑东新区兴荣街千宁街交汇处西南角-南阳路店:金水区农业路南阳路口北米路东-保全街店:二七区保全街与庆丰街交汇处东南角-伏牛路店:中原区中原路与伏牛路交汇处西北角-海尚店: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丰庆路交汇海尚广场街区一层B1371-鸿苑店:郑州鸿苑路69号东园区37号楼一层-龙子湖店:郑州市金水区小夏街33-2号---
尊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
微商产品
中草药
西医药
医疗器械
更多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