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疏风解毒胶囊配伍合理性研

摘要:目的探究疏风解毒胶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配伍合理性。方法实验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疏风解毒胶囊中清热解毒组、解表组和甘草组的32个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和通路进行预测和筛选,通过数据整合分析,剖析该方的作用特点及配伍规律。结果32个化合物可作用于94个相关靶点和34条相关通路,主要涉及炎症反应、细菌脂多糖反应、免疫反应等相关过程。3组既有共同的作用靶点群及通路群,又各有偏重,协同发挥治疗作用。结论清热解毒组通过干预炎症反应、细菌脂多糖反应、防御反应和免疫反应等相关过程发挥治疗作用;解表组除可与清热解毒组协同发挥药效外,亦可通过多途径作用于发汗解热过程;甘草组从抗炎、增强机体免疫等方面起到辅助治疗作用,体现了疏风解毒胶囊的配伍合理性。

中药复方是中药防病治病的主要形式,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指导下,根据病机和药性理论等,按照“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方剂配伍理论组成的具有特定主治功能的药方。中医关于方剂的配伍有高度的科学性,中药复方蕴含了中医理论丰富、深刻而复杂的科学内涵。阐明中医方剂配伍理论和规律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最具挑战的内容之一。

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网络药理学技术以高通量组学数据分析、计算机虚拟计算及网络数据库检索为基础,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理论,对生物系统进行网络分析[1-2]。与传统药理学的不同之处在于,网络药理学是从系统生物学和生物网络平衡的角度阐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从改善或恢复生物网络平衡的整体观角度来认识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3]。网络药理学在基于“疾病-基因-靶点-药物”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分析,系统综合地观察药物对疾病网络的干预与影响,揭示多分子药物协同作用于人体的机制,这与中药及其复方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的原理不谋而合,为阐释中药的作用机制及配伍规律提供了方法参考[4-6]。

疏风解毒胶囊是由虎杖、连翘、板蓝根、马鞭草、败酱草、柴胡、芦根、甘草8味药材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用于由病毒和细菌感染所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经多年临床实践与应用,其疗效确切,是抗病毒感染的理想药物[8-10]。方中虎杖能祛风、除湿、解表、攻诸肿毒为君药。连翘具有升浮宣散之力,能透肌解表、清热祛风;板蓝根清热解毒,为近代抗病毒常用品,二药共为臣药。柴胡和解表里;败酱草清热、解毒、善除痈肿结热;马鞭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芦根能清降肺胃、生津止渴,四药共为佐药。甘草养胃气助行药,并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伍能直达上焦肺卫,祛风清热,解毒散结,切合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风热袭表,肺卫失宣,热毒结聚肺系之病机[10]。

前期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表明,方中多种成分已有明确的药理活性。但目前针对疏风解毒胶囊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途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配伍合理性研究仍不全面。故本实验将疏风解毒胶囊中的8味药材分为清热解毒组(虎杖、板蓝根、败酱草、马鞭草)、解表组(连翘、柴胡、芦根)和甘草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手段,选取各组药材中的代表性成分进行分析,对该方的配伍合理性进行初步探究和阐释。

1材料

PharmMapper数据库(







































北京儿童医院看白癜风
北京儿童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caoa.com/gccs/43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