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博大精深的中药文化你了解多少

中药材是中医治疗疾病所使用的独特药物,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据《中华本草》记载,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中药材多达九千种之多。从远古神农氏尝百草开始,中国人就视中药材为取之不尽的宝库。那么,关于中药的知识,各位又了解多少呢?

屠呦呦在青蒿里成功提取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那么,青蒿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中药呢?从历史记载来看,青蒿有治疟疾一说,但都不具体,唯独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里有相关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汁,顿服之。”正是这段记载给了屠呦呦灵感,她就是沿着这个方法,通过二十多年90次的实验,最后才获得成功。

青蒿除了能够治疗疟疾之外,还有其他功效。清代雷丰《时病论》上就有记载,将青蒿配滑石、甘草和连翘等,能够治疗暑病。清代吴鞠通则用青蒿配鳖甲、知母、丹皮等,组成一个叫“青蒿鳖甲汤”的方子,能够治疗因温病引起的“夜热早凉”。

其实,在中药材的宝库里,还有很多用处极大的药材。黄芪,是著名的补气药。在古代,黄芪写作“黄耆”。《礼记》记载,“耆者,长也。”由此看来,黄耆有着延年益寿的意思。黄芪补气,重点补的是皮肤当中的卫气。《医宗金鉴》上有一句话,“芪外参内草中央”,意思是黄芪走外,能够治疗表虚自汗易感冒。

何首乌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中药。其实,何首乌最早只是一个人名。此人身体较为虚弱,五十八岁都未有子女,便随着道士上山。在山上,他发现了一种名叫夜交藤的植物,他把其根部挖了出来,这便是何首乌。他将挖出的根部研成末后用酒冲着喝,长时间后,身体逐渐强壮,并育有好几个孩子。这味滋补的中药就如此传了下来,并被称为“何首乌”。总体而言,何首乌有滋补肝肾的作用。

黄芪和何首乌都是植物药,咱们再来说说动物药。牛黄,就是动物药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味中药。它其实是动物的病态产物,也就是牛的胆结石。牛黄具有清热豁痰的功效,通常需要麝香配合使用,牛黄重点清热,麝香重点开窍,能够治疗因热痰引起的神志昏迷。

介绍完了植物药和动物药,小C再为大家介绍介绍矿物药。《神农本草经》载药共有种,其中有46种是矿物药,代赭石就是其中一种。代赭石,又叫赭石。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上记载,“伤寒后,噫气不除者,代赭旋覆汤主之。”也就是说,代赭石有平肝镇逆的功效。

通过上面的内容,相信各位小伙伴已经发现了,中药的来源非常广泛。而《神农本草经》又把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为“主养命,无毒”;中品为“主养性,斟酌其宜”;下品为“主治病,多毒,不可久服”。那么,在这么多中药里,有没有“百药之王”呢?

据专家介绍,“百药之王”共有两味。这第一味为甘草,它生用是清热解毒药,蜜制则为滋补药。由于甘草能够解百毒,因此又名“国老”。而这第二味则是被誉为“滋补药之王”的人参。元代葛可久的《十药神书》上记述,一棵人参加五个枣煎得的“独参汤”,有起死回生之功效。一味调和中药的甘草,一味补气之中的人参,这两味中药被称为“百药之王”,真是名副其实。

介绍了这么多,小伙伴们一定感受到了中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小C相信,咱们的中药一定能够走向国际,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caoa.com/gccs/110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